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 加快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发布时间:2020-01-17 作者:缐联平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在当前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和一流本科教育的战略背景下,讨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问题,非常迫切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我们亟须加强地方高校内涵式改革与创新,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历史机遇

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领头雁、排头兵,对提升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水平、支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一是由于地方高校所占比重较大,他们的发展水平对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地方高校植根于区域,联系广泛,互动性强,对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三是地方高校承担着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重任,在多种类型和规格人才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双一流”建设名单中,给地方高校留有一定的席位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提出了“鼓励公平竞争、破除身份壁垒”的原则,并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对高校给予资金、政策和资源分级支持的模式。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有着多重意义:一是提供与中央高校同台竞技、展示所长的机会;二是梳理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定位的机会;三是借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的机会;四是进一步密切与地方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在加强合作、扩大服务过程中彰显办学特色的机会。

北京地方高校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北京现有普通高校92所,其中部属高校38所,市属高校54所,有3所市属高校进入了一流学科名单。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市属高校逐渐积累形成了具有首都特征的高等教育办学特色,在服务北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探索中,基本形成了地方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特色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四个群体。

近年来,北京高等教育围绕 “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大力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建设。2015年,北京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开展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2017年,从20所市属高校中遴选出27个专业作为一流专业进行重点建设。2018年6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到2050年,北京高校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北京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地。但是,要使国家和北京市的战略方针与高校的发展紧密结合,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还需要解决很多困惑和难题。

第一,地方大学的办学定位问题。这是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的首要问题。当前,如何准确定位是困扰地方大学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多年来实行的大学分类办法,从名称到类型都关系到大学发展能否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为了争取发展环境和空间,高校都希望把定位提得高一些,学科内涵扩展得丰富一些,但如何与现有的办学基础、学科实力相匹配始终是个难题。在北京市属高校审核评估中也发现,部分学校对未来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尚不明晰,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判断和把握。

第二,地方大学的特色发展与比较优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对地方高校来说,特色发展更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坚持地方和行业优势,培育学科和专业特色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但是,如何评估评价“特色”、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特色”、评价结果能否与对大学的资源配置政策挂钩、如何认定“比较优势”、参照标准是什么,这些难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第三,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问题。目前,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办学定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受高校自身发展的惯性影响,地方高校的发展规划未能充分考虑地方发展需求,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不够合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专业过少;受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数量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匹配,造成人才供求的结构失衡,不能有效提供社会所急需的高质量人才,特别是急需的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此外,政府如何创新对高校的管理模式,在加大投入和优化各种资源配置的同时,给高校更大的自主办学空间,培育和强化高校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也亟须探索。

加强内涵式改革与创新,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第一,要有一流的办学理念引领。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洪堡大学提出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哈佛大学提出的“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提出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思想等,可以说是一流的办学理念成就了一流大学。对于更多的大学来说,在新的发展形势面前,重新确定大学的理念是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必然要走向特色发展之路,要在多样化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中找到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形成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有一流的办学理念作为引领。

第二,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作支撑。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教师,也唯有一流教师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在于集聚人才。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先后实施了海聚工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计划、高精尖创新中心及卓越青年科学家等平台项目,总体成效显著。为加强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2016年,在北京大学等部属高校建立了6个“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发展基地”;2018年,在《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了高等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项目,推出了高校基础课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但是,地方大学对于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机制不足、不活的难题亟待破解。

第三,要具备一流的人才培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近年来,教育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基本制度等。北京市在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如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等。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要在人才培养方面沉心、静气、聚力,力戒浮躁,不图奢华,在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形成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教学科研条件。

第四,要为地方和区域提供一流的服务。能否成为所在区域的战略智库、高新科技研发基地、新产业新成果孵化基地以及先进文化孕育基地是检验地方高水平大学办学水平的“试金石”。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牢固树立为地方服务的办学理念,加快内涵式发展,提升为区域和地方服务的能力。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也将发生重大调整,地方高校必须紧抓历史机遇,找准定位,通过内涵式发展实现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重大突破。(作者缐联平,系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