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破世界纪录!上海交大π 2.0实现天文学N体模拟粒子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id:love_SJTU)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天文系联合厦门大学天文系等单位,依托交大超算平台(π 2.0集群),成功完成4.4万亿粒子的宇宙大尺度结构N体模拟Cosmo-π测试(使用512节点、20480核心),追踪了137亿年以来的宇宙演化,并打破此前3万亿粒子数的TianNu数值模拟世界纪录(使用13824节点、331776 核心),成为目前世界上完成粒子数目最多的天文学N体模拟。

3275236063133bdc3852888c5dfda4c4.jpg

6fc60ee84ff109634f70cb9084ae3dc7.jpg

近日,该项研究成果“CUBE - Towards an Optimal Scaling of Cosmological N-body Simulations”被高性能计算和并行与分布式系统领域权威国际会议CCGRID 2020收录,并成为全球唯一入围IEEE 国际可扩展计算挑战赛SCALE 2020的解决方案。论文预印版已在arXiv发布(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全文)。

c622307d725897c6d13755e0c0be7412.jpg

论文作者程盛淦(第一作者)、廖秋承、林新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林新华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

交大智慧,浩瀚星宇“超大规模”模拟

千百年来,人类对宇宙的遐思与探索从未止步。从早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朴素疑问,到如今逐渐将九天揽月的梦想写在深邃太空之上,一代代科学家投身其中,认识宇宙、推演发展、预测未来。 


本次项目团队使用的N体模拟(N-body Simulation),正是现代天体学研究中,探索N个粒子在引力相互作用下动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研究中,团队将宇宙形成初期的虚拟粒子数设定为4.4万亿,考察其随时间推移、在引力作用模型作用下的聚合、分散运动,获取共计约500TB数据,尽可能还原暗物质在宇宙中的真实演化情况。

从前世界纪录的3万亿到如今的4.4万亿,是粒子数的海量增加、宇宙演化历史的更清晰还原,但同时,也是计算复杂度的指数级增长、对计算机计算能力及存储能力的巨大挑战。超强性能的交大超算平台,为项目团队提供信心与底气,并支撑其最终摘得科研硕果。 

超算,全称“超级计算机”,由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组成,可处理大量数据并进行模拟,应用领域广泛。2013年,交大超算平台π 1.0建成,6年时间累计为我校258个课题组提供服务,运行作业200多万个。2019年上半年,全新建设升级的π 2.0集群投入运行。

eaaefea0ec5fb3465169f31c5ea4d92a.jpg

学科融合,高质量创新成果加速产出

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天文领域当前普遍使用国外开发的数值模拟软件,本次模拟使用的N体数值模拟软件CUBE,系天文系于浩然团队自行研发,为自主可控的国产数值模拟软件。

于浩然团队率先完成核心功能和宇宙学模型,计算平台服务团队将其在π 2.0集群重新实现和优化,使其具备在超算上进行大规模运行的能力。最终CUBE仅使用2万核心便突破世界纪录的表现,不仅让很多人期待该软件在更大规模的国家超算上的更多潜力,也见证了“学科融合”的交大计算服务模式的再次成功实践。 

学科融合分工合作

0738d5a25dd46d71b70011e40c3be98b.jpg

专业团队提供“研究创新”、“算法创新”,计算平台服务团队提供“性能提升”、“数据分析”,利用跨学科团队在不同领域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强强联合

10倍,100倍,10000倍,材料学院张澜庭教授团队,机动学院孟祥慧教授团队,密西根学院鲍华团队……计算平台持续挑战软件优化极限,释放服务科研“硬核”力量。

当前,π 2.0集群已全面融入我校教学科研活动。助力校内课程教学,提供一对一助教支持,辅助完成作业计算任务,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超级计算机的“速度与激情”;覆盖各学科门类,支撑在海洋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天体物理等领域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与时间赛跑,为创新加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