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周国平:《教育何为?》译者导言

发布时间:2020-06-21 作者:周国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何为.jpg

《教育何为》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周国平译,新经典出品,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尼采对德国教育机构的现状深感悲哀,渴望改变,但显然信心不足。一个要命的障碍是教师的素质太差。按照他的看法,在十九世纪晚期,经由伟大的语文学家沃尔夫的倡导,人文教育曾被严肃地当作文科中学的目标,可是“恰恰最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做成,即用这种新精神为教师自身洗礼”,从而使当年的成果得而复失,文科中学很快就回到学术至上的旧轨道上去了。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素质的问题愈益突出。“现在几乎到处都有数量过多的中等教育机构,因而不断需要大量的教师,远远超出一个民族哪怕一个素质优秀的民族按其本性能够产生的程度;于是,有太多不够资格的人进入了这些机构,靠了他们占优势的人数,凭借物以类聚的本能,他们逐渐决定了这些机构的精神实质。”在这样的机构中,真正适合当教师的极少数优秀者则必然地被边缘化了。这种情况也是与学生数量的泛滥直接相关的。“最优秀的人,一般来说用较高标准衡量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号的人,在文科中学的目前状态下,现在也许是最不适合于教育这些未经挑选、胡乱集合起来的青年的,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倒是应该向这些青年保密;而绝大多数教师面对这些机构都如鱼得水,因为他们的禀赋与他们学生的胸无大志、精神贫乏处于某种协调的关系之中。”

面对教育界的这种状况,有志于真教育的教师不免感到绝望。尼采借书中那位年轻教师之口向老哲学家诉苦:“现在,请您告诉我,我的杰出的大师,到处都在逆一切真正的教育努力而行,我该如何怀着希望与之斗争,我怎么有勇气作为一个势单力孤的教师出场,既然我清楚地知道,每一颗刚播下的真教育的种子马上就会被伪教育的碾子无情地压碎?您想一想,今天一个教师最用心的工作会是多么徒劳,譬如说他想把一个学生送回无限遥远但极其感人的希腊世界,回到教育的真正故乡,可是,在下一个钟点,这个学生就会抓起一张报纸,一本流行小说,或一册这样品质的书,其文体已盖上了今日教育野蛮的令人恶心的标记。”他痛苦地承认:“我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一种力量,可以使我在英勇的斗争中取得成果,能够捣毁这个伪教育的堡垒。”很显然,尼采是在说自己作为一个年轻教师的切身感受和苦恼。

一方面是以古典文化为楷模的真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受媒体野蛮趣味支配的伪教育的泛滥,在此情形下,教师们别无选择,逃往学术领域就有了其可悲的合理性。“他们试图在文科中学里强调一种相当狭窄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以求看得见一个实际的、牢靠的、毕竟也还是理想的目标,拯救他们的学生免受五光十色的幻象的诱惑,这些幻象在今天被称作‘文化’和‘教育’。这就是今日文科中学的可悲现状:最狭窄的立场在相当程度上是合理的,因为没有人能够到达或者哪怕指出一个地方,所有这类立场在那里会变得不合理。”

出路何在?尼采寄希望于他心目中的“真正的德国精神”之复兴,藉之才能使德国的教育机构得以新生,为此他呼唤和寻觅志同道合之士。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