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育如何应对技术巨变的时代

——《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1-04-25 作者:张春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春铭)4月23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的“《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如何应对技术巨变进行了深度研讨。

与会人员合影.jpg

教育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郑豪杰指出,《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敏锐地抓住了网络社会中人的自我认同这一主题,探讨了如何建立网络社会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由此实现自我认同的“破镜重圆”,具有时代性、理论性和现实性。

《镜子的寓意》的作者、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以“教育信息化的三种形态及其特点”为主题作报告,他提出,技术和制度是推动教育变革的两种非常重要且直接的变量,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面对技术进步及其教育影响。教育信息化具有工具形态、知识形态、社会形态等三种形态。互联网、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促使网络社会诞生。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人认识自我更加困难,需要不断探讨如何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指出,信息化时代带来了信息的载体形态、学习形态、学校形态、社会形态等的变迁。《镜子的寓意》从工具性、知识性、社会性三个维度,深入讨论了网络空间、虚拟世界对现代人和当今教育构成的考验。

1.jpg.PNG

《镜子的寓意》

谢维和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