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伸出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微曲,拍球时,用力向下拍,来,跟着老师拍……别急,慢慢来……”这是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送教老师手把手教小宁拍球的一个场景。小宁是个多重残疾并伴有自闭倾向的孩子。经过4年的送教,小宁从初期的拒绝送教到盼望老师送教,也逐渐变得阳光了。
从2014年开始,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对残疾程度较重而无法入学的适龄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7年来,学校坚持以优质精细教学和个性化的方案,服务每一个送教上门学生,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落实送教上门质量提升工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像小宁这样接受送教的学生还有24个。针对这些孩子,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坚持“一个也不放弃”的信念,根据孩子们的认知特点,为孩子们制定一生一案康复计划,采用游戏、生活情境、任务分析法等最优策略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教学。
为了让每个送教学生都享有优质的教育,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从关注“送”到关注“教”再到关注“学”。送教学生残疾程度不同、残疾类型各异,他们的需求各不相同,目前国内还没有送教教材,老师就从送教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独特需求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内容,编写个性化课程,满足了送教学生的特殊需要。为激发送教学生学习兴趣,学校为送教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对有一定接受能力的送教学生实施“互联网+”送教,利用集声音、动画、游戏、知识、康复于一体的送教教学认知互动系统,学生跟着平板电脑学一学、听一听、画一画、唱一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实施以评估为导向的送教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模式,促进了送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送教学生的各项能力和身心得到了适切发展,有的学生从闭口不说到牙牙学语,有的学会了简单的表达,还有的学生从生活不能自理到学会了穿衣、吃饭。此外,还有5名送教学生,经过康复训练,回到了特教中心学习,实现了“送好教”。
为提升全县各类残疾儿童送教服务实效性,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发挥特殊教育专业特长和辐射引领作用,把全校教师组成9个“送教上门”指导小组,定期对全县所有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进行巡回指导,现场答疑,线上指导,帮助制定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教育计划,指导普通学校教师对179名送教上门学生进行科学送教,推动了全县送教上门工作科学、持续发展。
“7年来,学校送教8000余次。只要能给特殊儿童及其家庭送去一丝希望,我们脚下的步伐便更加坚定。”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刘兆军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张桂霞 秦艳华)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