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质增效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1-11 作者:王赛男 梁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摘要]趋同化管理是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方法。本文梳理了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实施困境和现状,探讨了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认为学校必须将趋同化管理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依靠制度建设推进师生共识,从服务出发构建工作体系,创新培养举措激活留学生内生动力,为突破趋同化管理困境寻找出路。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质增效

一、趋同化管理的提出

2018年,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外学生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要求高校将来华留学生教育纳入全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实现统一标准的教学管理与考试考核制度,提供平等一致的教学资源与管理服务,保障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与合法权益。中外学生管理趋同化旨在通过让中外学生在学校这一共同环境中,接受相同的教育和管理,实现深入的中外交流,在相互了解中增强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这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提质增效的整体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从方法上明确了要推进中外学生在校园内享有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趋同,从情感上更是将来华留学生与其他学生统一起来。

趋同化管理中高校、老师、来华留学生、其他同学都是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各主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制约和激励等关系。本文将着眼趋同化管理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展现趋同化管理的实施困境和现状,深入分析存在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继而提出趋同化管理提质增效的路径。

二、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现状

来华留学生教育整体上经历了国家政策主导到规则治理的历史转型。高校作为趋同化管理的发生环境,教师、同学是来华留学生面对的重要交流主体和互动对象,影响着趋同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来华留学生则是趋同化管理的体验者、受益者,对趋同化管理同样具有驱动效果。

从宏观层面看,趋同化管理主要依托于高校实施,学校在其中起到规则制定、平台搭建、资源分配等作用。学校在趋同化管理中的作用不仅是中外学生趋同化发生的场所,更是趋同化有效实施的决策者和推动者。学校层面应该为趋同化管理细化培养目标,完善过程化管理机制,提供平台,聚集力量。从留学生培养逻辑来看,趋同化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趋同化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强大完善的支持体系能够有效推动趋同化管理的实施。近几年,各高校开始建设留学生信息系统,通过提升留学生信息化管理能力,助力内部支撑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趋同化管理的路径在于打造全面立体的留学生教育培养体系,目前留学生教育主要依赖课堂教学,但从学生培养角度来看,单从课程层面落实难以实现全方位培养,这就要求学校对留学生培养要设计更全面立体的方案,与课堂教学统一完善起来。

此外,留学生对于中国的了解、校园的参与度相较中国学生固然存在很大差距,客观的“距离”一旦未得到及时解决便容易出现长期“不参与、不竞争”的现象。对本身就难以融入校园生活的留学生而言,这种现象背后根本原因是在尚未形成趋同化文化氛围的校园中,留学生群体与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各个群体之间存在着客观和主观上的距离。

从中观层面看,专业教师、管理队伍承担了趋同化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绝大多数工作。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影响校园稳定和学生安全的各类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多元,留学生培养目标有待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细化和完善。从专业教师角度来看,在面对中外学生同堂的课程时,他们需要在备课、课程教学、课后答疑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多数高校并未将留学生的成绩、毕业、就业等数据纳入对学院、专业或教师个人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内,这就让留学生教学教育工作缺少了指挥棒。体量增加和群体特征的不断变化,对留管干部队伍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将留管工作不断链接学校主体工作是趋同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从微观层面看,对于留学生而言,同辈群体起着非常显著而活跃的作用,留学生自身也是趋同化管理模式下的关键力量。在高校这样一个具有包容度、多样性的校园,留学生主体的意向和行为往往决定了留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许多留学生来到中国后,语言能力尚不过关,难以快速深度融入校园学习生活,与中国学生深入交流不足。部分学生在与中国学生交流过程中,逐渐产生“过度依赖”,留学生自身内生能力的缺乏不仅难以借助学校资源转化为自身能力,而且“过度依赖”的情况让中外学生之间容易产生交往的壁垒。因此,许多留学生群体建立起基于语言和文化的“留学生圈”,这让一部分留学生逐渐丧失打破圈层的能力和意愿,出现“茧房”现象。大量留学生在校外社区以群体租房形态聚集,无论是社交圈还是生活环境,都与本国学生或相似文化国家来的留学生形成了非常牢固的交际圈和生活圈,难以脱离突破因内聚引起的“圈层”。同时,留学生对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过于依赖,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网络世界的巨大影响力消解着留学生融入现实生活的意志。不少留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消耗在网络世界,现实生活中社交范围窄小。过于依赖网络世界使学生偏离校园支持系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亲密的社会关系,也会因为脱离现实生活导致在华适应困难。

三、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趋同化管理应激活学校、教师、学生三大主体,并成为一种高效健康的文化现象和运行机制,贯穿具体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融入学校整体的发展建设中。

(一)在强化保障中不断完善趋同化管理工作体系

1.从制度建设出发优化趋同化管理工作模式

任何机制的运行都离不开完善制度的支撑。趋同化管理作为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一项关键举措,应该纳入全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这就要求学校不断增强对趋同化管理的共识,从而推进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职能职责的划分落实和工作队伍的夯实建强。目前高校已经在趋同化管理上有所探索,但在学校已有的体系下,对于留学生如何全面融入融合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在机构设置、工作保障、具体流程、考核监管等方面尚未建立规范的制度或工作评价体系,这就需要学校以统筹的角度进行系统化规划,着眼于留学生群体特色和发展需求,梳理与留学生事务管理、教育教学有关的各项事宜,从留学生人才培养与高校中外学生趋同管理的角度,推出与高校实际相适应的工作制度。明确规范留学生管理部门、职能部门与专业院系的工作职责,疏通各单位在相关工作中的运行流程和责任要求,从粗放型管理逐渐转变为科学精准的管理模式,不断推进内部工作共识,并形成管理合力。

2.从队伍建设出发助推趋同化管理提质增效

进一步凝聚趋同化管理共识不仅是凝聚留学生管理队伍的必要前提,也是激发队伍活力的重要保证,更是趋同化管理提质增效的关键部分。首先,要激活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内生动力,在工作氛围、发展平台和考核体系上进行突破,完善培训培养机制,增加多维度发展机会,让留学生管理队伍能够有发展方向、路径和空间,保障开展留学生高质量教育教学的稳定性。其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构建起留学生管理队伍之间,与其他职能部门、专业教师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实现高效畅通的工作交流,改善留学生管理队伍与学校的疏离状态。运用好国际学生辅导员这支队伍,顺应时代特征和岗位要求,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梳理工作职责,把握日常事务管理这一工作基础,助力留学生学习生活,创新并完善面向留学生的大学文化教育方式,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于工作实践,推动留学生人才培养。

(二)在完善服务中不断健全来华留学生培养体系

1.以人为本,推动留学生管理服务专业化

目前,高校都在打造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网络平台或线下服务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科学的工作流程,在短时间内实现多部门沟通合作,实现高效服务。对于受到语言文化限制和繁琐办事流程困扰的留学生而言,能够有一个固定场所或网站可以即刻“解决问题”,凸显了高校“以人为本”的服务功能,为留学生融入校园学习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将留学生事务纳入到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不仅让留学生更容易融入校园生活,也对进一步了解留学生需求和状态提供了合适的信息场域,让留学生管理的工作模式从管理转为服务,并逐渐实现主动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学生事务处理不通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学校进一步深入推进趋同化管理提供了工作方向和方案,让趋同化管理更显人性化、专业化、场域化。

2.以文化人,推动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

留学生在校生活中文化适应过程呈现阶段性和区域性差异,不同国别生源的留学生适应难点有所不同。留学生群体“圈层化”,其背后原因在于留学生在华人际关系结构不理想,语言文化隔阂较大。这就要求学校打破原有的中外学生割裂的设置,创造出中外学生交流互动的场所与条件。打造中外学生文化交流空间,将各具特色的社团文化纳入进来,将空间打造为语言文化交流、展示分享的平台,让中外学生以文化为桥梁实现多方面、不同领域的合作与互动,让留学生更有获得感。在留学生公寓创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硬件上满足留学生活需求,纳入更多可以供中外学生交流的功能,鼓励更多专业教师走进留学生,建立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意识和国别意识,针对不同的留学阶段和跨文化适应难点提供相应帮助,在几个关键阶段及时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动态,让留学生尽快转变角色,让他们的在华生活更有归属感。 

(三)在创新举措中不断激活来华留学生内生动力

1.创新方法,激活留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能与动力

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决定着在管理方式上要掌握一定的规律,让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形成趋势。工作思路要从被动变为主动。留学生趋同化管理要“主动出击”,主动建章立制,根据学生生源情况、类别特征和专业分布情况设计出规范留学生行为习惯的各项准则,形成适合留学生的规则治理模式。抓好不同的留学生组织,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让留学生组织发挥出在留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实现不同层面的自我管理。工作抓手要从少数到多数。利用留学生评奖评优这一环节,建立健全留学生奖助方案,让奖学金、助学金发挥更大作用,让留学生奖学金使用凸显正向作用。抓好对优秀学生的挖掘和培养,许多留学生拥有突出的才能,或者对某些中国文化具有浓厚兴趣,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培训支持,让这一部分学生成长起来,要借助这些优秀代表在留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以他们为桥梁,拓宽信息渠道,覆盖更大影响面。

2.创新实践,让留学生感知中国更加全面真实

2021年6月,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这为高校留学生培养方式变革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这也意味着今后高校应尝试引导留学生学着从了解中国向探究中国转变,让他们在感知中国中真正认识中国。让留学生从参访到体验升华认识。越来越多的高校组织开展留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并且相较以往带留学生去一些旅游胜地、传统景区,如今更鼓励留学生到中西部、二三线城市甚至乡下农村去体验真实的中国地方文化和生活,这也让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更加立体。近年来,不少高校对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指导许多留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大赛中去,也通过校地、校企合作为留学生对接资源,实现项目落地。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留学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趋同化管理的提出和实施,为高校进行留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方向,但是从政策到具体实施,仍存在多方面的阻碍和困境。如何从学校、师生、自身等层面突破现有的困境,打破现有的发展藩篱,激活留学生教育、管理、交流群体乃至留学生自身的活力,是高校急需深入思考的命题。没有相应的具体制度支撑和工作保障,缺乏具体实施的方案及能力实现矩阵,就难以实现真正的趋同。因此,高校必须在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过程中丰富并厘清其角色、职能和作用,在厚植高校国际化文化土壤的过程中强化教师、中国学生对于留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在不断创新趋同化管理实践的举措中自上而下营造趋同化管理的实施氛围,自下而上地激活留学生主体深入融入在华学习生活的内在动力,实现学校、教师、留学生乃至中国学生在趋同化管理过程中“双向趋同”。(作者王赛男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师,梁艳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张静.高校国际学生管理趋同化的思考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2):122-127.

[2]汤妩艳.来华留学生教育治理:困境、模式与出路[J].法学论坛,2020,35(01):126-134.

[3]王晖,刘晓.服务与育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探索与思考——基于英国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的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3):96-100.

[4]王祖嫘.北京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91-96.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1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