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国教育报“青年说”2022年度十佳

发布时间:2022-12-30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信青年,相信评论的力量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他们的所思所想、精神风貌,检验教育的成效,影响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倾听青年的声音,看看他们如何审视当下的时代,如何在泥沙俱下的信息环境中保持独立思考,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

每周二,《中国教育报》中教评论版都会拿出半个版面,将话语权交给青年大学生。这是自2021年3月以来开办的“青年说”栏目。一年多的时间里,这里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体验严肃新闻评论写作的舞台。2022年,来自全国22所知名新闻院校的莘莘学子参与其中。在所在院校导师的指导下,他们为读者带来了解读社会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新的教育评论阅读体验。虽然编辑部与他们未曾谋面,但一篇篇视角敏锐、文笔清新的评论作品让我们达成某种共识——以笔为旗,有力的评论可以抵达人心、凝聚力量。

这一年,我们无法对隐患颇多的剧本杀、套路重重的医美骗局视而不见,无法对深陷理财陷阱、为了追求仪式感超前消费的年轻人漠不关心,更无法对画风诡异的问题童装、大学生的实习焦虑和一度流行的“摆烂”文化熟视无睹。因此,便有了“剧本杀呼唤未成年人模式”“仪式感?别被消费主义洗脑”“童装企业不能丢了审美底线”等一系列旗帜鲜明的态度。

这一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科研青年变身科普博主、“逆向考研”成为一种选择、新职业可能蕴藏新机遇,我们被“从专科到斯坦福”“高职毕业清华任教”等一路逆袭的故事感动,我们也经历喜剧综艺流行、“松弛感”一度走红等种种文化现象。穿越纷繁复杂的表象,评论写作可以给予我们看世界的另一个视角。不是随波逐流、非此即彼,而是抽丝剥茧般的理性思考,将事理越辩越明。因此,一篇篇“青年说”作品表达出善意的提醒:我们需要“把握励志叙事背后更深层的精神力量”,要看到“‘逆向考研’需要正向引导”,要认识到“消除‘第一学历’歧视任重道远”……

也许这些表达还不够成熟、不够完美,但这是青年的声音、青年的思考、青年的“三观”写照。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如果能够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然后审视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问题,思考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书写个人青春,也许,面对匆匆而逝的光阴,能少一些迷茫、多一些笃定。正如一些参与“青年说”的大学生所说,最初看到一些社会话题也会有迷茫之感,很容易人云亦云。但在查阅资料、与导师讨论、锤炼思想的过程中,渐渐拨开表面的乱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预警或对策,找到新闻评论的意义所在。

2022年,“青年说”栏目中呈现的近百篇评论作品,记录了近百位大学生在国家轰鸣前行中的思想律动,也碰撞出更多充满积极正能量的声音,值得我们再次审视。2022岁末,编辑部邀请20多位新闻院校专家,通过投票评选出10篇“青年说”佳作,经编辑部终审,最终与读者见面。同时,也邀请这些可爱的同学们讲一讲他们写作背后的小故事,收获的一些小感悟。

当新年的钟声再次敲响,一切过往皆为序章。2023年,我们欢迎更多的新闻院校参与,期待更多的大学生站上“青年说”的舞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在“立言”中“立志”“立身”。在洞察世事后,用文字的力量表达对时代、国家和他人的关怀。

时光如金,青春尤其宝贵,我们不愿蹉跎,不愿在遗憾中回忆过往。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中,请相信评论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打破瓶颈,温暖人心、凝聚人心。也请相信,这种力量的持久焕发掌握在青年手中。期待在“青年说”中,我们彼此相遇、理解,筑牢共同的信念之基,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执笔人:刘钰)

“青年说”2022年度十佳

仪式感?别被消费主义洗脑

作者:张蔷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韩立新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作者感言

文章能够刊登在《中国教育报》“青年说”栏目上,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对“新闻评论要抓住本质”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就像这篇评论,“仪式”本身无可厚非,“仪式感”背后的超前消费才是我们应该评论的本质。“青年说”栏目是青年学子思想交流的平台,希望未来有更多新鲜的观点在这里碰撞出火花。

内容为王才是“人间正道”

作者:陈强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任孟山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

作者感言

在当今资讯和观点眼花缭乱的信息环境下,当代中国青年不应人云亦云,更不能被简单复制、以讹传讹的“拿来主义”所俘获。“青年说”栏目为我们当代中国青年塑造独立思考的品格提供了宝贵机会。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拒斥互联网文化的矫揉造作和纷繁浮躁,真正做到深入思考、直抒胸臆。

县城崛起要答好“引才三问”

作者:周润哲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董天策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作者感言

感谢《中国教育报》“青年说”栏目,感谢老师的指导与教诲。拨开表面的乱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预警或对策,这是新闻评论的意义所在。不说正确的废话,不靠虚假的人文关怀充门面,不沉浸在无休止的自我感动里,吾辈当共勉之。

“逆向考研”需要正向引导

作者:方晓洁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

指导教师:叶虎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感言

我对教育类的话题一直都比较关注,这次评论的话题是“逆向考研”。作为一个曾经的“三跨”考生,我很能理解作出“逆向”这一决定之不易。有力量的评论能够推动整个社会某些固化观点的转变。在这一方面我仍有进步空间,期望未来与“青年说”栏目共同进步。

消除“第一学历”歧视任重道远

作者:黄伟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

指导教师:姚泽金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作者感言

新闻评论不仅要有对生活现象的敏锐观察,还要对现象背后的原因深度思考。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我学会以更全面深刻的视角剖析问题。本次写作也让我更加喜爱“青年说”栏目。编辑老师们眼光如炬,在选题方面着眼社会热点痛点。期待“青年说”栏目有更多佳作涌现。

就业指导精准化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作者:赵玉婷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崔明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作者感言

“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新闻评论课上,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评论不是一个人的独白,而是各方在思考中的对话;不是非此即彼的观点博弈,而是思想的多元互动;不强求盖棺定论,而是希望使事理越辩越明。感谢《中国教育报》给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个思想表达交流的平台,我会坚持思考、不断进步。

破除就业困境利于“教资热”回归理性

作者:李玉琪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屈会超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作者感言

真诚感谢各位老师给予我的机会与帮助。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于我而言,写评论既要有理性的力度,也要有感性的温度;比缜密逻辑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比犀利文辞更重要的是责任担当。希望每一位新闻学子勤于见证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用写作蓄积力量,努力绽放。

积蓄轻装上阵的力量

作者:邵威仪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9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秦红雨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作者感言

感恩各位老师的知遇之恩,以及读者朋友的知音之情。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肩负使命,潜心观察社会生活,以己之笔讴歌华彩、激浊扬清。我希望在评论写作的道路上能够守住初心、笃行不怠,珍惜手中之笔,虔诚打磨文字,且行且积蓄轻装上阵的力量。

童装企业不能丢了审美底线

作者:王冬卉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阴艳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

作者感言

新闻事件往往涉及多方主体,多问几个“为什么”,试着理解他人的逻辑,有利于拨开现象的迷雾看清本质。评论写作是一个淬炼思想的过程,专业、理性的评论在众声喧哗中尤为可贵。非常感谢“青年说”这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今后我会多思考、勤动笔,继续保持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提高安全意识,拒绝“盲盒式租房”

作者:夏伟豪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谢宗贵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

作者感言

获此荣誉深感荣幸。此次写作多有波折,起初总是无话可说。幸有指导老师建议,我努力践行新闻“四力”。深入实践,去研读各类数据信息、去主动接触中间商、去体验大学生租房的实际情况。用青年视角观察世界,从实际出发书写文章。我将继续学习,争做理想信念坚定、专业能力过硬的新时代青年。

在评论写作中绘就共识同心圆

中国教育报刊社融媒体评论中心策划的“青年说”栏目,专场呈现了当代大学生评论人的思想成果,涌现了一批洋溢着青春热量和思想锐气的佳作。每年评出的年度十佳作品,就是其中的优秀作品。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网络原住民,他们对世界的感知都是“网来网去”的。在互联网世界,我们目力所及和力所不及处,涌动形形色色的信息和意见漂浮物,良莠杂陈、泥沙俱在,以至于沉浸日久,会生发深重的倦怠感。这是网络世界的新常态。

与前互联网时代的文字世界相比,在沧海横流的互联网世界,文字的毛孔和斑痕要多很多。对于有文字洁癖的读者来说,如今杂草丛生的网络世界,并不缺少理想的放飞心灵风筝的好去处。潦草的文字对付潦草的心情,粗糙的心境也在承应粗粝的文字。

时评是文字中的快消品。以意见、观点见长,追求先声夺人,凭见识行世。时评强调快言快语,难免会雨过地皮湿,走笔太快,顾不上“精装修”。由于互联网整体拉低了文字的浓度,如今的时评在文字和思想上总体上显得毛孔和皱纹较多。在“读图”和“视听”似乎全面拦截我们进入世界的通道的今天,我们对于文字的执念仍然天长地久,未因文字被杂质和口水重度稀释,而放弃对文字的偏爱。

评论是思想的果实。思想之根、理想之核是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在改革的洪流中,在时代的河床里。我们更乐于见到,大学生能以个性化的方式,真诚地表达他们自己心中的情感和思想,展示这个时代青年应有的风采和风骨,而不是随大流、说大话、秀表情包。为此,我们期待,年轻评论人能沉入时代的腹地,从时代地心,导出思想的岩浆和情感的地热。

今天的青年,不论“90后”,还是“00后”,青春正当时。如何在国家大局中安顿“小我”的人生?如何把大爱灌注于青春的事业?这是青年必须解答的考题。青年不仅关乎祖国的现在,更关乎祖国的未来。青年怎么样,祖国就怎么样。青年强,则国家强。仅有“小我”的青春,不是大写的青春。只放得下自己的青春,即便是美好的,也是打折的、局促的、孤芳自赏的。只有与时代匹配的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写在人民事业里的青春,才是不老的青春、顶配的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抒情方式。今天的年轻人,对于祖国的感情,有其独特的表白方式。“大江东去”是一种表白,“浅吟低唱”也是一种表白。今天的年轻人在意个性的舒展,自我的飞翔。他们在共同底色之上,在乎自己的表情,渴望自我的张扬。

“90后”“00后”这一代青年,生于改革时代,成年于新时代,他们遇见新中国高光的时代,他们是幸运的一代。他们对国家和时代的感受是丰富的、暖色调的。我们期待,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他们把自己放进去,寻找“我”与“我的祖国”的最短距离,在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青春之间,画出最大的共识同心圆。

一时短暂的、冲动的好奇不是评论员的状态,评论员应该要对世间百态和时事热点保持长久的热情,对问题保持敏感,对变化持以好奇。对于年轻人来说,不需要他们的思想和表达过于老成。我们应该珍视那些细小的敏锐和尖利,容忍其无伤大雅的不成熟。从“青年说”所展示的青春状态和思想敏感,还有文字上的清新锐利,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评论员的风采。但同时,我们还期待更厚重的思想力量,写作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予以提升。

(作者张涛甫,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青年学生当善以公共表达关注社会

从表达空间的意义上讲,《中国教育报》“青年说”栏目专门调配资源为学生提供表达空间,是难能可贵的举措。况且,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年又一年坚持下来,真是件不易之事。我曾经在报社做过评论部主编,现在也坚持写评论专栏,非常清楚在版面资源上如此坚持,一定是有培养青年学生的理念支撑,才有这么大的定力。

对于青年学子来讲,这个公共表达的空间实在难能可贵,大家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以公共表达来关注社会,将个人关注与公共生活相连接。从表达的分类讲,一是私人表达,比如写日记、在朋友圈发布感想等等,这些属于自言自语,没想让别人阅读,不产生溢出效应;二是公共表达,即在公共平台撰写评论或其他文本,将自己的生活、知识或理念或观点进行发表,这是一种分享或对话行为,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就价值判断而言,两者没有高低之分。选择私人表达,还是公共表达,是个人的自由。不过,从我自身作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带学生的经验,以及作为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师来讲,我一直鼓励学生要积极参与公共表达,这对个人成长、知识内化和思想成熟,都非常重要。

首先,公共表达会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公共议题。一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既需要正向褒奖真善美的内容,也需要鞭挞假恶丑的内容。就像本年度“青年说”十佳作品中的《仪式感?别被消费主义洗脑》《童装企业不能丢了审美底线》《提高安全意识,拒绝“盲盒式租房”》,都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我在课堂上经常跟学生讲,明星们背一个标价五十元的包或者一个五十万元的包,跟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关注。但是一项政策的出台、一则公共新闻的出现,将对个人与社会生活都产生影响,其中牵涉的公平、正义等价值和理念才是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的。

社会的进步需要持续不断的言说,需要不断地褒奖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和事,也需要有人不断地指出其中的问题。“用词做事”是学生在没有走向社会之前参与社会的重要形式。鲁迅先生曾呼吁,“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这段鼓舞人心的言语,固然我们不能每个人都做到,但可以将其作为目标。这不仅能培育自己的公共表达意识,也能提升社会责任感。

公共表达与私人表达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私人表达是自言自语,在被公开发表之前不需要也可能没有他人的反馈,但公共表达不管是大众传播的时代,还是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关于一个议题的公共发声,人与人相互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反馈,将会促使人更深入地思考。面对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或者面对跟自己的看法基本一致但论证更深刻的观点,表达者都会有再思考。这对个人的成长而言,就是一种无形的进步。

比如,这次“青年说”十佳作品中,有人关注跨年晚会内容的去流量化、“逆向考研”背后的问题、社会上依然存在的“第一学历”歧视等。这些都是特别容易引起热议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言论都有,相信每位写作者在动笔之前以及完笔之后,都有看过别人的不同看法。我在新闻评论课上,每节课都会让学生们阅读“同题评论”,即关于同一个话题的五篇以上的评论,让大家看到不同的观点,并分析其中的逻辑过程。

当然,鼓励乃至褒奖青年学生参与公共表达,既有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公共一面,也有提高说理技巧、提升表达技术的一面。公共表达属于“丑媳妇也要见公婆”,自然会促使学生在文字上更讲究、在文本上更精进、在论据上更优化、在说理上更富有逻辑,而这些都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从事任何工作都将受益无限的内容。

总而言之,不论是作为一名讲授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师,还是作为一名培养研究生的导师,以及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的职能部门管理者,我愿意再次表达对“青年说”的感谢与敬意。

(作者任孟山,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30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