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有效性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1-12 作者:唐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推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建设;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要推动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有其自身内生机理、实践规律和时代样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理念手段必须随着时代条件、形势任务、育人环境、培塑对象的变化而改变,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校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网上下,构建完整工作链条,形成“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的全景课堂,建立全周期工作机制。

筑牢“阵地”,联通网上和网下。一方面要筑牢校园“主阵地”。高校要多措并举让学校、教师、学生都回归课堂、提升课堂,着力在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上花大心思,在推动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同向同行上下大功夫,把课堂的主渠道培优建强,提质增效。同时,要注重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品牌活动建设,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要建强网络“主战场”。高校必须因势利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大精品网课、微课、党课的开发与推广,加大正能量视频、跟帖的引导与供给,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

协同“场地”,联通校内和校外。学校教育教学同家庭家风涵养、社会风尚浸润,共同构成了立德树人的横向坐标体系。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扣子,迈好人生台阶;社会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着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教育网络体系,不断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坚守“属地”,联通组织和考评。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坚守“属地”意识,党委担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结合业务分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健全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的三级联动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考评。高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形成完善的奖惩机制、科学的考评方法,对履责不力、长期薄弱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坚决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障。

推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关联者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剧中人”。研究其中的人力因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十分必要。

注重提升主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首先要加强教师这一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教师在思想上“自觉”,认识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增强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品行上“自律”,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遵守师德师风规范,恪守淡泊名利的风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工作中“自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始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始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精准聚焦客体。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一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一方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认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自治能力。高校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治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要补充。二是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征。当代中国青年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这要求高校积极推进符合大学生时代特点的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载体优化和手段创新。三是区分大学生需求的差异。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加之年龄、家庭、地域、专业、民族、学习背景、成长经历、个性特征、认知特点等诸多因素千差万别,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也日趋多元。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做到源头精细摸排,过程精心部署,环节精密梳理,方法精准施策,成效精品呈现。

统筹协调全体。高校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探索建设“上下齐心、内外结合、供需联动、纵横互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体系。党政工作各级部门要着眼大局、勇于担当、明确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嵌入日常的工作中去;教师党支部要探索党组织进项目组、课题组,学生党支部要探索党组织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多措并举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骨干队伍,并建立包括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师大家和专业课骨干教师等多支队伍在内的兼职工作队伍。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规律总结,强化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破解短板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增强实效。

深刻把握事物。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科学理论指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引导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正确引导和强化知识体系搭建,价值观塑造,情感心理培育,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融于事务。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形而上、虚而玄、泛而空的工作,而是需要“以事明理、寓理于事”,实现“事”与“理”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也不能空洞说教、单向灌输,“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事务,坚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组织运行和行政管理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各领域、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人才培养的各方面,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帮之以义的工作方式,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弘扬先锋事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他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而且“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其中不乏黄文秀、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等青年模范代表,更能够发挥朋辈教育的独特作用,激励广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绝佳素材。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要求,捕捉时代机遇。

紧紧贴近时代。高校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时代”寓意,基本原则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重大意义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基本内容是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基本方法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主要途径是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运行模式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关键环节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根本保证在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善于捕捉时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捕捉时机的敏锐意识、把握时机的育人能力,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一是要充分利用社会重大时节,提前谋划,精妙部署,创新形式,寓思想政治教育于重大活动庆典之中;二是要充分融入学校重要活动。在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军训、校庆及主题党团日等重要活动,组织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三是要充分掌控学生思想动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捕捉各种思想信息和教育时机,在学生遇到重大变故,或者受社会环境变化引起情绪波动,或者某种不良倾向出现苗头等精神世界变动时刻,及时介入,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防微杜渐。

善用时事热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赋予更丰富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扬时代之正气、接社会之地气、解学生之饥渴。特别是“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让学生通过“无字之书”感触到“有字之书”的力量与味道,将中国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置于国际视阈中进行比较,凸显“四个自信”的底气和优势。

推动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当前形势同步,紧扣当下新话题,回应现实新需求,结合现实新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智慧。

把握好局势。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立志成为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认清好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加强和改进,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保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依然面临着挑战。比如:多样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弱化,逐利化倾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网络化交往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冲击,敌对化势力对时代新人的挑拨等等。这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相互交织,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相互重叠,各种文化力量在网络空间里角逐、各种思想观点在虚拟世界里碰撞,如何对“网络原住居民”强化共同理想,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回应的时代课题。

发挥好优势。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实践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比如,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等。这些丰富鲜活的宝贵经验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更是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课题号:2020-ZDJH-0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唐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原载2022年第1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