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何以可为与何以为之

发布时间:2023-05-15 作者:王尧骏 张志萍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面对“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和“既劳动又教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应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的建构路向,不断开辟劳动教育的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时代新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立足新时代,分析高校劳动教育何以可为与何以为之,对于探寻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省思劳动教育的必需性、构建劳动教育路径有深远的意义。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何以可为

人民性、创造性、主体性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优势所在,也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可为之处。

从政治维度看,劳动教育的人民性愈发显现。古代社会的耕读教育致力于培养从政君子,近代社会的劳动教育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大生产的劳动者,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事业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政治逻辑,体现“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一方面,高校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透过历史和现实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感悟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学生直观地理解群众史观,从而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人生追求;另一方面,通过劳动教育造福人民,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型劳动过程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将其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回归初心、回归人民。高校发展劳动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学生深入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和境况,体悟人民的情感、心愿和心声,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感知力和认同感,使得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凸显。

从社会维度看,劳动教育的创造性高度彰显。《意见》中提到了“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赋予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丰富的“创造性”内涵,创造性成为劳动教育的时代强音。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让学生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区别于传统的纯粹体力劳动和完全脑力劳动,它试图将自然体验劳动与探究造物劳动相结合,实现两次劳动之间的自然过渡,完成从“做中学”到“创中学”的转变,从而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果。劳动教育创造性的彰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更好地推动学生将创造性智慧有效地运用于广阔的社会性劳动中。

从个人维度看,劳动教育的主体性逐渐复归。新时代高校不断变革以往单纯的劳动说教、浅尝辄止的劳动实践,立足于以育人为本的逻辑开展劳动教育,坚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开展劳动教育相统一,调动和激发学生内在劳动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由“接受型客体”变为劳动中的“主动型主体”,他们不仅清楚自己所要达到的劳动目标、任务、要求及其社会价值,还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一般劳动技能的积累外,将劳动与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来培养自己的专业劳动技能,不断实现由“要我劳动”向“我要劳动”转变、从“疏离隔阂、被动接受”走向“亲身感受、积极体验”。这一转变不仅增进了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切身体验感和融入感,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凸显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优势所在。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何以必需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首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其次,“既劳动又教育”,离不开动态耦合的劳动教育。因此新时代仍需坚持和发展正确的劳动教育。

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新时代育人育才相统一必须通过“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得以实现,促进这个“结合”,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一方面,为党育人需要劳动教育的支撑。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之所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与劳动教育是通过特定劳动实践形式与教育目的的自觉衔接,实现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素养之“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育,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最直接的关联。自由全面是人发展的终极诉求,它意味着个人将不是单向度、片面的人,而是走向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实现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诸素养的培育之自觉、有机的联结。另一方面,为国育才需要劳动教育的助力。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高度重视以发展劳动教育将大学生塑造为专业技能硬、自主创新能力高、社会责任心强的新时代劳动者,进而使其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因此在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下,劳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劳动又教育”的现实需要。劳动教育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相交与相离”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种状态。“既劳动又教育”的相交状态是高校所追求的理性状态,但是当前高校往往因为教育主体、客体、中介相分离而导致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出现强“教育”弱“劳动”、强“劳动”弱“教育”的异化现象。一方面学生身体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劳动教育,出现了课上“听”劳动、校园 “喊”劳动、基地“看”劳动、家中“演”劳动、表单“评”劳动的形式主义现象。另一方面,有的高校劳动教育教学设置中出现“只见劳动、不见育人”的割裂、脱节现象。如果高校简单地将劳动教育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工具,无疑会导致对学生劳动素养、创造能力的培育的忽略以及劳动教育教育性的缺位,从而使劳动教育价值理性的目标被倒置为工具理性的手段。因此高校需在劳动实践中探寻教育之真、在多元教育中塑造劳动的人,以此实现新时代劳动和教育深度互动和动态耦合。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何以为之

面对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和“既劳动又教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应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的建构路向,不断开辟劳动教育的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1.以历史为镜鉴,筑牢劳动教育的文化之魂

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面向未来。遵循耕读传家到教劳结合的劳动教育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守正创新地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筑牢劳动教育的文化之魂。

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独特地位,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并贯穿于劳动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历史性内容、资本批判内容,特别是革命性、改革性等内容,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发展、建设进程中正是用劳动的方式去解决不同时期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以耕读教育作为劳动教育切入点,厚植学生耕读文化情怀,展现中国劳动教育的鲜明特征。一方面组织业界专家学者围绕中华农耕文明及“三农”发展现状及趋势开展教学,并注重与高校专业教育协同衔接,培养大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其服务“三农”躬耕田野。另一方面依托农民丰收节、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打造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让耕读教育走出“书本”,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通过耕读教育赋予劳动教育中国精神的鲜明特征、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与时代表达,使学生在切身感知中找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劳动文化所具有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

2.以创新为动力,筑牢劳动教育的课程之魂

创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劳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作,关乎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从完善目标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和话语体系着手强化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地位。一是明确定位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宏观上根据各阶段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来明确课程目标,微观上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二是开足开齐专门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切实加强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劳动心理学等一系列涉及劳动的学科建设;三是研制劳动课程教学大纲,采用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教学方式完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四是通过强化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优化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两方面积极配齐、建强一支有坚定理想信念与扎实学科知识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五是深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通过了解大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语言习惯,打造出一套学生喜闻乐听的话语体系,使劳动课程教学能够达到入耳、入心的实效。

从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着手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一方面,整体优化课程设计,在课程内容上纵向衔接,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形成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横向融合。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思政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劳动+思政”“劳动+专业”“劳动+实训”等课程教育模式,推动培养劳动复合型人才。

3.以实践为载体,筑牢劳动教育的内容之魂

劳动教育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高度耦合性。高等教育阶段作为由“学生”到“劳动者”的过渡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劳动理论、劳动功能、劳动类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结合高校学科特点强化具有实用性、综合性的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实践活动。首先,构建以“家庭—学校—社区”为范围的共同体,强化日常生活劳动和劳动技能培训。一方面家庭和社区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基础性的生存性劳动,另一方面学校建立劳动技能实训基地,聘请专业劳动者进学校、进基地,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学生开展技术劳动、智能劳动、创造性劳动等技术培训。其次,构建以“社团—基地—企业”为特点的劳动教育联盟,强化生产性劳动。依托这些校外组织对学生进行实地实时实操的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去切实感觉、实地参观、切身体会、实际操作,全方位增强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最后,构建以“城市—农村—自然”为环绕的劳动教育空间,强化服务性劳动。通过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站在时代的节点、国家的立场上去更深层地把握劳动的价值意蕴。

4.以评价为导向,筑牢劳动教育的效果之魂

劳动教育评价事关教育的过程能否回归劳动本真,对引导劳动教育的目标达成和实施走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坚持评价内容的具象化,它是劳动教育评价目的性与有效性统一的关键。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等抽象的、难以把握和测量的隐性内容,具象为具体的劳动表现、劳动行为、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等,使评价内容清晰明确、简繁适中、可感可知、可评可测,让多元评价主体在实施评价过程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做得到”。其次,坚持评价标准多元化,学生作为现实的人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的体会和感受,因此,要在坚持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个体价值实现过程的差异性,以多元价值评价结果全面考核劳动教育成效。再次,坚持评价主体的全员化。包括学校、学生、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内的评价主体,通过开展对话、合作、协商等方式进行评价,赋予他们在评价活动中的话语权,形成相互制衡、平等对话的共生性评价逻辑,实现从共治到善治的理想状态,进而提升劳动教育评价的实效性。最后,坚持评价过程动态化。静态量化的评价往往不能完整反映劳动教育全过程,因此不仅要评价劳动次数、劳动时间、劳动技能等结果性要素,还要关注评价劳动意志、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等过程性要素,以此起到完整有效的激励作用。

[本文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体系构建与路径研究(kcsz20210210);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委托课题:浙江省高校教务员队伍建设研究:现状、问题、对策(KT2022050);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kcsz202104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尧骏 张志萍,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原载2023年第9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