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 大家谈⑧

发布时间:2023-06-25 作者:王磊 顾建军 熊璋 郑永和 来源:课程教材研究所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一起来看四位专家的观点——

用好新版课程标准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王磊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加强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标准及教材修订完善工作,凸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强化年级学段有机衔接,统筹规划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体现实践性、综合性。”新版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很好地体现了上述要求:

一是设置了覆盖1-12年级的综合科学和分科理科并行课程体系,体现基础性、选择性和多样性。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规定:科学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初中阶段若选择开设科学,需要统筹科学和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类的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二是明确了1-12年级科学类课程的核心素养发展整体要求,体现基础性、阶段性和成长性。新版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心素养发展整体要求,体现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核心素养的纵向衔接性,加强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课程的关联一致性;既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又体现科学领域素养,以及跨领域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基于核心素养设置课程目标及学业质量标准,统领并具体化于学习主题的课程内容和学业要求中。

三是构建了基于学习主题和大概念统领的多维课程内容体系,体现整体性、进阶性和综合性。新版课程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导向设置学习主题,基于学习主题,构建大概念统领多维课程内容体系,加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学习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体现课程内容的进阶性和发展性;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关注与生活生产科技发展实际的联系,增强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体现综合性和时代性;设置必做实验和跨学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

优化中小学工程教育 全链条推进学生科学素质提升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顾建军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从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视角出发,提出“统筹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加强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建设”,这不仅体现了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之新、体系之新、格局之新、要求之新,也反映了全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系统之观念、整体之设计、要素之统筹、学段之衔接。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高水平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新时代科技发展基础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中小学技术与工程课程是以科学教育为基础、与科学教育相衔接、蕴含科学素养拓展与应用的课程。中小学技术与工程教育,一要强化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联系,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贯穿于工程启蒙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二要充分利用技术制作、工程建模等实践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问题、探究科学现象,发展学生基于真实的技术与工程世界发现问题的能力;三要强化学生运用科学原理、方法解决技术、工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是科学教育的基本追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熊璋

“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就是因为“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现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和技能是他们全面发展的核心。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是中小学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

大势所趋:鼎新科学教育、筑牢强国根基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基础教育教指委科学教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义务教育科学课标修订组成员、信息科技课标研制组成员 郑永和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发布,从时代的高度强调了科学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基础动力作用。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奠基性工程。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科学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关键,加强科学教育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意见》的发布,从政策视角反映了教育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事实上,教育和科技是支撑所有行业的两大支柱,着力点是人才培养,而从文件的发布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起点已经前移到基础教育阶段,对“科学教育加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必将大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意见》的发布,从实践的层面响应了我国当前科学教育教师队伍不足、素养导向的育人模式尚未全面实现的现实情况,动员科技界和全社会力量积极关注、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事业,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

《意见》的发布,从改革的精神上反映了紧抓关键问题、持续推进改革的坚韧意志,从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到严格竞赛管理,再到统筹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和推进评价改革等等,全面带动不同学段的体系衔接和主体协同,推进学科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必将推动科学教育改革走向深入。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