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 大家谈⑨

发布时间:2023-06-25 作者:杨荣武 朱翔 郝琦蕾 来源:课程教材研究所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一起来看三位专家的观点——

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 铸牢科学教育根基

南京大学教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杨荣武

最近,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成效,有效支撑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需要更加强调学科育人导向和科学教育的一体化,重点关注学生科学必备知识的构建、科学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及正确科学价值取向的养成。

从课程体系化设计安排角度来看,需要有整合思维,强调课程体系化设计,推进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提倡多学科或跨学科融合与综合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多角度融合性课堂教学方式,形成体现微观层面课程体系化的课堂建构,让教师们能够大胆地对各门科学类课程进行科学的改造和创新。

从学段有机衔接角度来看,一方面要体现在不同学段间的科学课程设计向下、向上的延伸,根本解决学生在不同学段间学习内容交叉重复以及不同学段间学习适应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实现各学段科学素养培育垂直贯通,要着力破除各学段科学教育之间的壁垒,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筑牢科学教育根基。

落实文件精神 发挥地理学科育人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朱翔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现实意义重大,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结合国家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地理学科建设,在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大领域狠抓落实,拓展延伸,尤其是适切推进落实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国防安全、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与要求,进而提升中学生和全体国民的地理素质。

科学精神的培育: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琦蕾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主张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增强科技自信自立,激励中小学生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中小学科学教育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奠基作用。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青少年科学精神培育是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科技强国,一代代中国优秀科学家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奉献、不畏艰难、探索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文化和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等,而这些内涵正是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精神素养。新时代,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继承发扬这些精神。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想法和做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的培养、科学本质理解的教育。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实施项目式、跨学科综合教学,重视科学探究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探索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

再次,实施以倡导科学精神为主的学习行为评价,探索构建学生科学精神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高素质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关键,服务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职前科学教师培养中要重视提升师范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学科教育教学方法的实训,基于科学教育的综合性,重视师范生跨学科课程设计能力、项目化学习、跨学科教学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职后科学教师培训,要重视对教师进行科学本质观教育、科学探究教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科学精神融入科学教学的方法策略培训,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素养来提高科学教育质量。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