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实践

——以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3-07-12 作者:郭鑫 王美玉 陈范骏 王冲 张卫峰 张宏彦 张福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为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进一步造就农业产业领域实际部门所需的“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高校可从顶层设计科技小院育人专项、完善发展体制机制、夯实支撑条件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科技小院;四阶递进;“五育”并举;解民生;治学问

为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问题,培养能够胜任和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三农”情怀深、绿色发展观念牢、理论实践结合好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高校多措并举,通过专项制招生,树立“零距离爱知笃行、干中学追求卓越”的新理念;构建科技小院育人平台,构建“四阶递进、五育并举”全过程育人体系,制定协同保障机制,在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已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战略任务

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应用和转化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时,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专业学位作为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服务于我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体系、经营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涉农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农业创新驱动的生力军,社会需求和社会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对行业竞争力的支撑作用将更加凸显。因此,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是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难题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一是有的培养单位和导师对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一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顺畅,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统包管理,导致农业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分类培养不明确,区分度不强,同质化现象明显;二是有的高校的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偏重于个人学术兴趣,而不是面向农业产业与社会需求,导致学生服务“三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三是农业硕士培养偏重单一专业领域知识能力训练,而非农业生产实践所需的综合素质与实践研究能力训练,导致学生扎根“三农”情怀缺失和难以真正满足农业产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力素养的需求。

如何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如何培养农业产业领域实际部门所需的“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高校要以面向国家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培养能够胜任与引领现代农业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按照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机制,改善培养条件,拓宽有利于应用型人才成长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改革思路,深入改革探索,创新实践“专项制”农业专业学位培养管理模式,形成以科技小院为代表的农业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范式。

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

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需求,高校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能够胜任和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三农”情怀深、绿色发展观念牢、理论实践结合好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目标,以“科技小院”为抓手,按照“以科学研究为纽带”“以互利合作为机制”“以社会服务为支撑”的培养建设思路,“解民生、治学问”,组织学生深入生产一线,跨学科协作,研究并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构建多学科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综合化人才培养平台。

1.顶层设计科技小院育人专项,践行强农兴农使命

2009年,发源于河北曲周县的“科技小院”还仅仅是中国农业大学师生解决小农户生产问题进行的创新探索。2010年,学校结合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顶层设计科技小院专项实践育人体系,建立校院两级工作管理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积极支持和推进科技小院各项改革举措,解决农业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产业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形成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为一体,扎根农业生产一线、“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立德树人综合平台。研究生在科技小院平台,通过驻村结亲、生产劳动体验和服务价值体现,实现了对“三农”的亲身感受、自我感悟。为了进一步扩大帮扶成效,科技小院逐渐扩展延伸到农业产业,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强化党建引领,以产业绿色发展为抓手,搭建培育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应用型、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升级版育人平台。

2.完善发展体制机制,协力打造“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国家农业产业需求,实施“初级实践—理论学习—高级实践”三段式培养,重构农业硕士各领域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学前初级实践课、高级研讨课和案例课程体系,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筑牢专业知识基础,完成“从生产中来(发现问题)、到生产中去(解决问题)”全过程培养锻炼:集中开展初级实践,重点解决研究生对“三农”实际和生产问题认识不足的问题;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案例教学和案例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在生产一线,构建“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民和农业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调整优化招生结构。按照学校实施分类培养,服务行业产业全链条需求的“专项制”培养管理理念,结合科技小院学科领域特点、师资队伍现状、实践基地办学条件等,调整优化科技小院农业硕士生招生结构,以科技小院培养平台为单元,分配招生计划,组建跨学科跨领域导师联合复试小组,共同组织生源选拔工作。

建立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在学前培养环节,强化研究生调研、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环节,组织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生态、农学、农业工程、农田水利等多学科教师,构建综合性课程体系、强化案例教学,培育研究生多元化知识体系;在科技创新环节,强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DEED”(Describe描述记录、Explain解释评价、Explore探索创新、Design设计重建)系统研究方法训练,在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在社会服务环节,强化多角色锻炼(研究生、科技农民、农技员、培训教师、挂职干部),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国际化培养环节,邀请国际大师,拓展国际化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构建“政产学研用”培养共同体。科技小院紧扣地方、农民与企业需求,依托教授工作站、产业研究院、校内外科研基地、试验站、合作社等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基地,调动各部门“党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积极性,共建科技小院,改善实践培养条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了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平台缺乏和条件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高校要强调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与服务实践基地和地方、企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参与地方、企业的技术研发、农民培训、示范推广、产品流通等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农业产业一线问题。落实“双导师制”,遴选跨学科、跨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激发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科融合、校地融合、产教融合。

3.夯实支撑条件,保障科技小院模式可持续发展

学校出台了《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项制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科技小院专项依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项招生方案,组建导师团队,学校给予教学团队与导师招生名额、教学改革与实践基地项目立项等优惠和经费支持,明确将研究生放到科技小院培养。学校还推进科技小院模式国际化,服务全球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科技小院”模式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从制度上保障了科技小院人才培养专项做深做实。

4.科技小院培养成效

学校以科技小院模式为范式,创新构建了以农业产业需求、培养质量为导向的“专项制”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形成了具有行业特征、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品牌。一是科技小院成为国家主推模式。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高度肯定了科技小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的人才培养范式。二是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学校依托科技小院培养研究生及非洲专项留学生。研究生“三农”责任感显著提高,大部分毕业生继续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受到单位一致好评。三是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突破农业技术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科技小院师生通过“调研贫困根源—建立脱贫信心—制定扶贫方案—多形式精准帮扶”,提供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路径。

涉农高校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与展望

历经多年的实践探索,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科技小院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生动地阐释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科技小院作为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种范式,很好地诠释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其取得的经验,对涉农高校开展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政策引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中国农业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以分类培养为目标,面向行业产业的实际需求设计专项,构建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真正服务“三农”的农业专业学位培养管理新模式。科技小院以现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将学校的顶层设计与学院创新相结合,充分调动地方、产业、学院、导师和学生等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并通过组建导师队伍、配置招生计划、加大经费投入、设立教改项目、评选示范基地和教学成果奖等举措,加强学校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

营造培养氛围,构建了以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在农业专业学位培养体系方面,将科技小院专项化管理,实现了从以学生个人兴趣为主的单一专业领域的师门制培养,向团队化培养的转变,打造了“立足一线、多方投入、联合指导、高效产出”的“政产学研用”培养共同体,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以专项为单元组织全过程培养,创建跨领域的全方位全产业知识能力教学培养体系,确保专项攻坚深入人心,分类培养落到实处。在管理与激励机制方面,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推动科技小院的区域覆盖,定期举办科技小院工作交流会,解决师生日常问题,引导导师观念转变、调动科技小院师生积极主动性与提高培养质量的协调统一。

多方联动参与,推动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在涉农高校专业学位领域的推广、再发展。科技小院之所以能够成功、可行,最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小院的实质内涵是以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为核心,学以致用,通过科技创新再指导生产;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的知农爱农情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践行强农兴农使命,在涉农院校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完善了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涉农高校作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与科研院所、地方、企业部门等多方力量融合汇聚,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协同奋战,在各个专业学位领域推广、再发展科技小院模式,相信在助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书写中国农业农村大文章。

【作者:郭鑫 王美玉 陈范骏 王冲 张卫峰 张宏彦 张福锁】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原载2023年第12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