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创新组织模式 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3-07-17 作者:成旦红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需要科学的体系设计、创新的组织模式、持续的教学研究改革以及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其中,创新的组织模式至关重要,只有创新组织模式,才能促进多方协同的资源优化和融合,才能促进构建产教融合的培养体系,才能促进学科和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关键词]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创新组织模式;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战略需求是密不可分的,面向国家战略的办学理念,是高校不断推进工程教育的强大动力,更是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我国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应面向国家乃至世界未来重大需求而培养,使之洞悉全球产业发展态势,把握科技、产业发展规律,成为我国传统产业变革以及新产业发展的开拓者和引领者。这就要求在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要解决科教、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遵循工程人才培养规律,融合科学前沿,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为卓越工程师成长提供真实环境,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技术创新、国家战略的有机结合。

尽管围绕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标准、核心素养等已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但对当前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路径仍没有达成共识,整体而言,立足新时代,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已经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转向成为卓越的未来领导者和创新者。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创新组织模式,促进多方协同的资源的优化和融合,构建并强化产教融合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科和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促进多方协同的资源优化和融合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卓越工程创新人才正是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的中坚力量,这批卓越工程创新人才也将是推动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制造业水平向高端迈进的重要力量。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机制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多主体统筹的系统工程,高校、政府、企业等要在深刻认识培养目标与定位的基础上,遵循工程教育和科技创新规律,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体现为人才培养优势。高校应深化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组织模式,积极布局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新工科专业等,协同多方资源,实现开放融合,培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

1.联合科学院、国家实验室和龙头企业等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

未来技术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可重点联合军科院、中科院、国家实验室和各行业的龙头企业等,面向未来技术,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原创“双核心”相互赋能,培养领军人才。

现代产业学院可尝试“理事会+学院+书院”等多种组织运行模式,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行业联盟、合作企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组建学院理事会,创新组织模式,激发产业学院培养人才的潜能,多方协同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

同时,也可探索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引企入校,搭建校企实践基地,建设涉及工程管理、行业规范、企业实践等多元化企业课程,将产业需求引入专业教育,协同设计系统知识与实际项目进阶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汇聚资源,有效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的优势资源,持续投入经费,激励支持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建设企业群,建立“优进劣出”企业调整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平台, 培养卓越复合工程人才。

2.探索“学院+书院”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应依托学校优质的科研教学资源、企业联合资源和国际化联合培养资源,采取导师制、个性化、开放化等各种特色培养方式,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导师、学院的前沿科研项目,开设多学科实验体系课程培养,贯穿数理基础,着重学科交叉,通过大师、大项目、大平台等培养模式,培养面向未来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和行业领军人才。

引入“书院制”,邀请企业专家、行业领袖入校担任书院导师。宣讲企业文化、开展创客创新计划、展现一流产业成果、探讨未来科技挑战,助力学生多维素养贯通。创建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由理事会牵头,组织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专家,定期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方面评估,督促人才培养持续改进。

学院也可以书院为载体构建社区学习、师生交往的软环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优秀校友及社会资源实现多方协同全员育人,营造“多方参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多方协同育人良好环境,形成“学院+书院”的双学院、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构建产教融合的培养体系

产教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企业和学校联合起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也不是简单地让企业参与某门课程的教学或者单个实验室的建设,而是进行企业和学校的深度融合,以产业的需求为导向对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和研究。以项目驱动合作,以点带面,实现产业与学校系统级别的合作;搭建一体化信息化平台,共同打造合作教育实践基地,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平台,为学生的能力培养积累学习资料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从中筛选出优秀的学生,为企业自身引进人才,从而实现学校、产业、学生的合作共赢, 构建资源共建、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多主体协同育人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等多主体的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高等教育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加强高校与各级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区组织等广泛的利益相关群体的深入合作,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研合作的机制创新。

构建校企协同的进阶式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专业培养标准的落实,新工科背景下应该强调构建科学合理的面向国家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将企业项目、产业需求拆分、重构,校企导师协同设计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实际项目,每阶段项目难度与对应课程相适配,各阶段项目涉及的知识相链接。建立立足基础知识、面向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进阶式课程体系。横向结构上,将同一能力目标分散到各课程项目模块中,进行有机连接,为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构建共同基底,实现横向破壁。纵向结构上,不同学年修读不同模块,课程内容层次递进,实现纵向贯通。

加大加深专业建设中的学科交叉。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已在现代工程领域得到应用,解决这些多场景工程问题必然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高校应聚焦前沿建立多学科融合、多维的教学模式,开展涉及跨学科联动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扩展教学内容与视野。应鼓励创建交叉学科科研教学组,开展交叉学科教学研讨会,不断创新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增强交叉学科意识与主动性,建立学科交叉交流协作共享机制,开展多平台、多阶梯型的跨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团队建设。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创新是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应鼓励以科教、产教融合为核心,实施“探究、讨论、参与式教学”的研究型教学方式。设计以挑战性问题或项目为核心的课程教学问题链,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逻辑体系,规划线上线下教学安排,实施课内重研究性、课外重挑战性的教学。挑战性项目应由学生自主组队、自主选题、自主完成。根据课前、课中、课后完成情况与完成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或平台进行全过程学习数据采集和形成性评价。通过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开展研究型挑战性教学,在实际项目和问题的多场景中培养学生的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注重任务驱动式项目制课程的设计,优化知识体系,由企业在可开放的数据场景下,用实际的案例指导学生攻关,边学边做,打造校企交叉教学模式。鼓励构建开放式教育生态,包括跨校交流、校企合作、国际交换与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多种机会,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共同提高。

促进学科和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必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具备成为未来行业领导者和创新者的潜力。高校要以学生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核心能力强交叉,重构课程体系、重塑教育教学理念、重构教育要素体系、重建教学评价方法,深化科教融合,将学科和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各高校的做法不一,目前多集中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突破学科边界;重点打造学科群,布局一批新工科专业;建设双学位试点项目,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培养前沿技术和跨学科交叉领域的未来领军人才,与产业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校内共建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课程;与头部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实训室等,这些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应落实在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中。

聚焦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国内外合作办学、共享校企发展资源,探索多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强强联合培养课程体系,深化科教融合,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本科生,各高校也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尝试了多主体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如上海大学微电子产业学院实施的是“2+2”校企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前2年在上海大学进行通识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2年进入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学习,体验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学生根据自身专业定位,有的放矢地选择学校的专业课程模块。对于研究生,上海大学打造“本硕博一体化”的“3+x”培养方案,前3年进行学科基础知识学习,后续学年对接产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构建涵盖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的挑战性课程体系,确保每位学生都要接受挑战性教学,确保挑战性教学与学生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如上海大学通信学院各专业学生修读挑战性课程,每学期不超过3门,四年完成20门左右,学生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锻炼提升。

培养善于解读国家产业政策、自觉对标国际一流的创新人才

当前,卓越工程创新人才不仅要懂技术创新,更要能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国家关于工程技术方面的产业政策。因此,学校不仅要常规化、制度化邀请国内外政策研究专家学者、国家宏观政策管理专家等对师生进行政策发展解读,也要把国内外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技术发展的经典案例解读作为必要的学习内容,如建立工程实践文化园等,以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方面的产业政策的研究和把握能力。这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公共政策、社会与工程技术发展的关系,从而更明确自身的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程技术和教育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很多高精尖方面我们离国际一流仍有差距。自觉开展与国际顶尖企业的合作,自觉对标国际一流技术标准是深化提升教学改革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上海交通大学与国外重要科研机构建立了欧洲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中国研发与设计中心等;浙江大学与伊顿公司联合成立浙江大学—伊顿(中国)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清华大学举办过“新时期跨国公司在华合作共赢模式创新”研讨会,专题研讨“国际合作”。

从2008年以来,上海大学与相关企业开展数字化测量人才合作培养研究。15年来,在未来的测量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研究、未来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工程教育模式构建等方面持续深入合作,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在教学上,中外联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完整讲解几何数字测量技术和规范测量方法的专著。此外,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了课程大纲、过程管理、考核管理方法,构建了工程教学的场景。理论课程由上海大学教授、企业高管、高级工程师共同讲授,双方已联合培养获企业颁发操作证书的几何数字测量人才380多名。课程荣获上海市精品课程一门、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项,产出一批优秀教改论文。在学科研究上,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了国家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和验证标准体系的制定,持续推进了中国尺寸工程联盟的创建和发展,为尺寸工程这项系统技术在中国汽车车身质量提升中的应用和推广持续努力。

【作者成旦红:上海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3年第12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