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理论物理之夜”专场沙龙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3-07-21 作者:梁丹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7月18日,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理论物理之夜专场沙龙活动在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承办。国际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出席并致辞。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教授做专题报告。来自哈佛大学、京都大学、加州大学、苏黎世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400余位国内外理论物理学家、青年科学家及优秀研究生参加。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作专题报告。学校供图

王贻芳院士将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之间的互动形象地比作“消费者”和“供应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实验需要来自理论的提示或指引,并证实或证伪理论预言;另一方面,理论需要来自实验的新发现的刺激和新数据的启发,从而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新理论。

丘成桐回顾道,在基础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数学与理论物理之间的关联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与促进。他指出,理论物理学家的直觉对数学家解决难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甚至可能成为指导性原则,例如规范场理论与微分几何。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在北京被解决,期待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重要想法最终被实验物理学家所证实。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物理学会前主席戴维·格罗斯作题为《基础物理前沿》的专题报告,他讲述了物理学家在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自然界基本规律方面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当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报告按照从宇观极大尺度到微观极小尺度的顺序逐步展开,内容涵盖了宇宙起源、黑洞本质、基本粒子以及量子引力等。

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于7月16日开幕,作为专场沙龙活动之一—理论物理之夜旨在为参会的国内外理论物理学家和青年学者提供开展“头脑风暴”的机会。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