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建设教育强国的日本模式

发布时间:2023-11-14 作者:杨红军 张萌 王仪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目标,是站在人民立场的高度,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教育的期待,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指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密不可分,建设教育强国与教育现代化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中常常并列出现,建设教育强国与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常常相互重合,二者目标一致,具有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正处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教育强国的内涵与指标体系

建设教育强国,既涉及理论层面的发展与完善,也涉及实践层面的执行与实施,更涉及战略层面的统筹与谋划,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实践过程。如何认识和理解教育强国,用什么指标表征衡量和监测教育强国,采用什么样的路径建设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问题。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明确教育强国的内涵与指标。

教育强国在党和国家政策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见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提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顾名思义,“教育强国”意为教育综合实力形成显著优势的国家。本质上,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国家教育能力,能够全面地确保教育中人的现代性增长,并表现为强大的教育综合实力。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体系,教育强国不仅仅指教育系统本身的强,还包括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互动关系的强和支撑外在系统能力的强。因此,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自身在功能上足够强大,以至于能够支撑起国家发展对于人力资本所提出的迫切需求。具体而言,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教育治理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强大且显著的国家。根据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从四个维度理解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即教育系统自身强、教育服务贡献大、人民满意度高和世界认可度高。

教育系统自身强,从本体论角度看,教育强国即教育系统自身的强大性。从教育自身的内涵式发展来看,教育强国包括四个方面:教育质量是教育强国的核心命题、教育公平是教育强国的基本意蕴、教育活力是教育强国的显著标志、教育环境是教育强国的必然支撑。

教育服务贡献大,教育强国服务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普遍惠民的重要民生价值;具有助推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的价值;具有提升创造力的科技价值;具有增强文化自信的价值。

人民满意度高,建设教育强国,落脚点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教育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世界认可度高,获得世界认可需要成为教育思想的创造者、教育制度的供给者、全球教育治理的参与者,进而拥有世界话语权,体现国家教育综合实力。

根据自身强不强的本体论、贡献大不大的价值论、人民是否满意和世界认不认的认同论三个维度可构建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指标。

首先,本体论一级指标,从教育要素出发,主要包括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制度五类二级指标,以及义务教育净入学率、巩固率,学生全面发展程度,教师学历达标率,教师配置达标率,教育内容与学生发展适配程度,学校标准化建设程度等相应的三级指标。

其次,价值论一级指标,从教育属性出发,主要包括教育支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类二级指标,以及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状况、教育支撑文化自信状况、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状况等相应的三级指标。

再次,认同论一级指标,从教育内外关系出发,主要包括人民认同和国际认同两类二级指标,以及毕业生满意度,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价,来华国际生占全球国际生比例,大学、学科国际影响力,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职业教育技能水平等相应的三级指标。

从构建的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2019年,日本的总指数为76.41,在世界主要的60个国家中居第19位,处于教育强国的行列。中国的总指数为74.56,在世界主要的60个国家中居第24位,从数值和排名看,与日本有一定差距,处于准教育强国地位。

日本建设教育强国的经验和教训

追溯日本的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古代日本教育,包括史前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幕府时代,这是日本教育萌芽与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教育的移植和探索;近代日本教育,包括明治、大正、昭和时代,其间进行了第一次教育改革,大量移植西方教育制度进行吸收、融合,逐步使日本教育跻身强国之列;现代日本教育,以二战后在美国占领下的民主教育改革为标志,又称日本第二次教育改革,日本教育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移植,经历了重构与融合;当代日本教育,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召开为标志,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而完成了教育的融合,开始了创新,并走向卓越,成为世界知名的教育强国,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遗留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展,社会5.0时代、高龄少子化和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日本教育再次面临机遇和挑战。

日本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举国一致,重视教育。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从圣德太子的著书立说到幕府将军亲自授课,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直至“和洋并举”,举国一致重视教育。调整政策,健全法制。日本政府始终明确依法治国、依法兴教的重要性,大至教育方针,小至学校膳食,都以法的形式出现,尽量保持政策法令的连贯性。官民并举,投资教育。政府重视投资,民间兴办学校,企业产学合作,个人舍得掏钱,为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夯实义务教育,提升高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及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级的劳动力,为中高级教育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塑造了具有优良素质的国民。日本认识到大学实力就是国家实力,因此非常重视大学的创新发展。迄今为止,2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多出自大学等教育研究机构。师资队伍,教育之本。日本认识到立国要靠教育振兴,振兴教育要靠师资队伍,因此建立了培养、选拔、在职培训一体化全过程的教师培养机制。

日本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主要体现在:军国主义教育遗患。《教育敕语》的颁布以及美国占领下的日本,并未根除军国主义流毒,“教科书事件”有碍日本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历史教育,有碍日本与受害国的友好交流。学历主义的桎梏。日本奉行学历主义,偏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和人格教育,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导致青少年精神空虚。千人一面的弊端。日本教育追求形式上的统一,缺乏合理竞争,培养出善于执行命令,缺少主动开拓精神的人才,造成“千人一面”的后果。校园霸凌等危机。日本社会出现经济发达、心灵空虚现象,具体表现为“校园霸凌”“不上学”“异己灭”“援助交际”等一系列问题,引发比较严重的教育危机。

当前日本教育的特色

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教育。为了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拓宽教育渠道、保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日本文部科学省进行了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改革主要分为七大方面:

教学理念方面,开展“面向社会的课程”,通过“主体性、对话性”和深度学习的视角改进授课,完善课程管理,落实学习指导要领(教学大纲)规定的推进学校的课程管理改革、重视本国语言文化教育、提高本土认同感、重视道德教育、开展国旗国歌教育、改善外语教育、重视科学教育、培养信息处理能力、丰富体验活动等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存力”。

教材管理方面,完善教材编写审定发放体系,推行免费教科书制度,重视特殊教育教材,推广语音教科书和数字教科书,严格教科书编写审定采购发放流程。

教学内容方面,除了按照学习指导要领推进理科教育、外语教育以外,还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就业能力。

教学评价方面,推行“3+1”考试,加强学力监测,即日本实施“全国学力·学习状况调查”,并参加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地方开展的学力测试。

教育管理方面,推进学校工作方式改革,采用PDCA循环模式,明确了各方在计划(Plan)、实施(Do)、评估(Check)和改进(Action)中的职责;进行高中教育改革,建立高中校际合作网络,支持高中与大学、企业合作开设选修课程,完善毕业认定标准等;推进教育区域合作,实现“与地域共生、在地域共育”,扩大开放校园空间,建立常态化的家校沟通机制,开展符合地区需求的教学活动;应对少子化,建设充满活力的校园,规定公立中小学规模和布局标准,实现资源整合,优化师资配置,增加交流互动机会,与社区合作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打造充满活力的学校环境。

教育经济支持方面,根据学校教育法的规定,通过提供学习用品、发放就学支援金、提高头胎子女补助、增加网费补助等,对低收入家庭、高中退学后再入学、因突发变故家庭收入急剧减少的学生给予援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志向选择理想的学习机会。

边远地区教育振兴方面,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日本制定《边远地区教育振兴法》,大约每10年修订一次认定标准,每6年根据标准更新认定区域和学校,从而把握边远地区真实情况,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给予财政补助、师资调配等针对性的支持。

大学实力就是国力。基于此理念,日本发布《面向2040年的高等教育总体设计》,为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保障并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加强大学办学能力,文部科学省正在推进以下工作:

推进大学教育质量保障和信息公开。根据《大学设置基准》审定办学资质,进行评估,督促教学管理和信息公开。要求所有国立、公立和私立高等院校必须每7年(专业学院每5年)接受文部科学大臣认证的评估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规定所有大学公开教育信息。

改革大学招生考试制度。通过大学入学统一考试、个别选拔和学校推荐,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选拔机制,全面评估考生知识和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态度,关注和支持不同地域、经济条件和残障考生,以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适应社会5.0时代的理工教育。文部科学省修改了大学(院)设置基准,使工科院系可以灵活设置跨专业学科;认证大学的数学和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构建数学、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教育联盟;制定模型课程、开发教材;建立信息技术人才平台、开展“培养超级智能社会数据科学家项目”培养理工人才。

进一步深化国立大学改革,给予运行费补助金,推行大学评估。文部科学省通过国立大学法人运行费补助金给予改革大学重点支持,使其发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核心作用,并以加强经营能力和财务基础来促进国立大学自主思考推进改革。引入以成果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在关注教学研究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评估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大学的主体性。在人事薪酬改革方面,国立大学将全面实施年薪制,进行严格的业绩评估,并采取交叉任命等措施,鼓励教师的挑战精神。

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打造5年一贯制的博士项目,培养卓越博士人才。日本开启了研究生院重点化改革,从传统的本科教育中心主义转向研究生教育优先主义,将高等教育的重点转向研究生核心制,通过制度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在博士教育方面,实施“卓越研究生培养项目”,打造五年一贯制的博士项目,培养卓越博士人才。

推进教职大学院建设,打造学校教育知识中心。教职大学院致力培养可承担新学校建设任务的新型教师,以及拥有扎实指导理论和卓越实践能力、能在地区和学校担任领导角色的在职教师,教职大学院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知识的中心。

推进高等教育的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平衡,推动地区发展。文部科学省支持高等教育机构与地区的合作交流,成为受地区信赖的社区核心(COC),解决区域问题。从2020年度开始,支持大学与其他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合作,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地区所需人才,并与用人单位合作提供教育方案,使年轻人留在家乡工作,推动地区发展。

推进大学国际化进程,提升大学国际通用性和竞争力。启动“超级全球大学支援事业”,支持大学与海外一流大学合作以全面提升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通用性和竞争力。从2022年度起,针对新冠疫情下全球教育环境变化,日本打造了“大学国际化推进论坛”作为大学开展国际化活动的平台,推动日本大学整体走向国际化。发起国际在线教育平台“Japan虚拟校园”,提升日本教育国际价值和竞争力。自2011年起中日韩三国政府间合作开展的大学交流项目“Campus Asia”,2021年扩大到东盟国家,推动了亚洲地区学分互认制度。

完善的教师培养认证以及在职培训体系。日本的教师资格证制度采取“相当证书主义”,即必须持有与任教学校类型和任教学科相当的教师资格证书才能任教。日本目前的教师证书按照级别可以分为普通证书、特别证书和临时证书三种。文部科学省在2022年将各地制定资质指标的内容归纳为5项:教师基本素养、教学能力、学生指导能力、关爱学生、信息与通信技术及信息应用能力。

在教师培养方面,建立教师培养旗舰大学作为日本教师培养方式的引领者,与教育一线、教育行政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积极采用特殊课程内容和指导方法,开展教师培养的先导性和创新性实证研究,如研发适合社会5.0时代的教师培养方案,与其他教师培养大学分享最新成果等。适应新需要,增加教师教育课程科目,如修改相关规定,将小学教师的外语(英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指导方法、特殊教育需求等设置为教师教育课程。

推动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通用化,修订教师教育课程认定基准,扩大了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共享科目,旨在推动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通用化,鼓励同时取得小学和中学教师资格证。

开展“教育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循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往返”不断深化学习,形成充分体现这一视角的教学课程体系,开展“校园体验活动”等增加实习体验。推出信息化的“GIGA学校构想”,即“面向所有人的全球化和创新门户学校”。为所有小学生发放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实现高速大容量的互联网连接,制定信息教育的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同时,通过修改《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和《教育职员免许法》规定记录教师的研修履历,并利用该履历对教师进行提高资质的指导和建议等,以构建实现“新教师学习模式”的体制。

在教师招聘录用方面,优化选拔方式,强化综合评价、拓宽选拔渠道,鼓励有社会经验人员加入,因地制宜设立选拔特例,加大教师职业宣传以吸引更多人才,继续提升选拔的透明性、公正性,以选拔更多优秀人才成为教师。

此外,日本正在努力确保教师薪酬待遇,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实行教师的轮岗与调动,严格教师奖惩,推进教师向“团队”转变。

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路径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中国正处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借鉴日本建设教育强国的特色经验,中国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等方面可采取以下路径。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中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包含基础教育区域内部生态均衡、区域间生态均衡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均衡,以及在均衡基础上的提质增效,以达到基础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我国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可探索以下路径:坚持党的领导,根植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培养国家认同感,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定期修改教学大纲,切实落实大纲规定;完善教材审定和管理,加强教材建设尤其是数字化建设;加强理工、外语、信息、职业教学;推进教学改革和评价;加强基础教育立法,加大对边远地区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充分发挥边远地区在劳动教育、环境教育中的优势,转变边远地区教育落后印象;提升教育行政管理效率,以评促建,深化体制改革等。

高等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是高等教育理念、主体、过程、制度以及方式等要素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成熟的过程,其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遵循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拓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新视野,规划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新布局,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治理结构,聚焦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力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应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在全球化背景下,确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新技术革命推动高等教育振兴区域建设,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推进大学教育质量保障和信息公开,推行大学评估。改革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推进理工教育,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平衡,推动地区发展。推进大学国际化进程,提升大学国际通用性和竞争力。

躬耕教坛的师资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三位一体部署,对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要求。借鉴日本经验,在师资建设方面,做好职前、入职、在职全过程培养。职前阶段应重视师范院校建设,推进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协同育人,重视实践环节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循环,改革教师资格证制度,鼓励跨学段多学科发展,推动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通用化。入职阶段严格教师选拔,广开录用渠道,确保优秀师资来源。在职阶段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在职培训,持续提升教师素质,推进教师向“团队”转变,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教师薪酬待遇,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实行教师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我国教育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35和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一方面我国教育资源投入不断增长,教育体量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教育振兴取得长足进步;另一方面城乡教育发展仍然不平衡,教育内卷严重阻碍创新,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面向未来,一方面ChatGPT引发新一轮教育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载体;另一方面国内适龄教育人口减少,疫情引发教育领域次生灾害,国际形势复杂、战乱不断,教育交流渠道受限。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需要根植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持续推进教育强国的建设进程,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作者杨红军系洛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萌系牛津大学鲁本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仪系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教体局教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建设教育强国的日本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BDA180029]的成果之一。本文写作主要参考:张炜、周洪宇《教育强国建设:指数与指向》,薛二勇、李健《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内涵、监测指标与战略路径》,朱旭东、李育球《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新内涵建构》,李伟涛《教育强国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构建》,黄海军、邓友超《教育强国  强在内涵》,曹培杰、牛楠森、邓友超《教育强国  强在自信》,袁利平、李君筱《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图景及其实现》)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1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