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场域

发布时间:2023-11-27 作者:崔燕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四实验小学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为契机,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田,让“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意识萌芽、生长。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将“做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贯穿其中,实现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共同携手,一起铺展“石榴花开黄河口,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画卷。

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 学校 供图

“石榴籽”课堂里,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认识

课堂是学习的平台,课程是落实的载体。学校坚守课堂教育主阵地,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研发与实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课程目标的“石榴籽”校本课程。

编写《“石榴籽”民族教育读本》,让儿童系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对照《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东营市垦利区第四实验小学从课程建设角度,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建设,按照学生年龄特点,突出低、中、高年级的学情差异,从图片、童谣、儿歌、故事到主题辩论逐步深入,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关系。

学校组建“石榴籽”课程研发团队,经过反复研讨,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编写了适合各年级学生使用的《“石榴籽”民族教育读本》,内容覆盖了民族构成、民族风俗、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民族节日、民族建筑等,系统照顾到各年级儿童的学习需求;采用多样化学习形式,利用图文结合、儿歌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晨诵、阅读课、主题队会等时间进行学习;在环境设置上,班级、走廊等场所配备了丰富的民族教育读物并定期更换,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体现民族特色元素,让儿童从不同视角了解包含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研发“石榴籽”学科课程,让儿童感受多民族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科学习内容,形成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的系列学科校本课程。音乐课学习民族团结歌曲、舞蹈、器乐,形成学校民族音乐课程;美术课创作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并进行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形成民族美术课程;语文课程借助阅读课指导学生阅读民族英雄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故事等;开设辩论课,讨论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热点问题。同时,结合学校及社区资源开设吕剧社团、民族合唱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中华文明和多元文化的魅力。学校还注重在教师群体中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通过研讨和课例展示等活动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质量水平。

精心研发“沿着黄河去看海”系列半自助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研发,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课程研究主题。该课程以黄河流经的9省份为学习研究主体,融合地理、历史、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设计沿黄河流域9省份的风物标识图。学生采用绘画、视频、文字等形式,将每个省的少数民族分布、民俗风情生动地展示出来。因为该课程留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和梳理创造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极大激发,该课程也成了学校的经典课程。

“石榴籽”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镌刻进儿童心里,并外显于一圈圈有民族元素的花纹里,一个个有民族元素的泥塑作品中……最终,让他们懂得去尊重与欣赏多民族文化,去包容与理解风格迥异的民族风俗,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认识。

在跨学科学习中,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度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因为其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的特点深受学生喜欢。如何让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助力,是学校关注的重点。

2023年开始,学校在高年级跨学科学习项目设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板块,让学生从一个民族英雄、一个历史事件、一种文化现象出发去探索和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每学期,高年级学生都会参与一次以民族教育为主题或作为驱动型任务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比如,学校从民族建筑、民族乐器、民族美食、民族服饰等角度开发的以“生活中的民族元素”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中发现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获得创新与发展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读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文化内涵。在“人民币的前世今生”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通过了解人民币的发展历程,逐步认识到钱币统一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在具象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亲情,初步理解各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贡献者,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命力

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听、校园里看,还要组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深切体验以至入脑入心的最好方式。

学校抓住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契机,组织开展民族歌曲传唱、民族舞蹈演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

学校每年都会设立校园民族节,学生在节日期间可以穿着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佩戴美丽的民族配饰;每人做一道民族美食在班级共享。每个班级还会准备精彩的民族特色节目。多彩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尽情体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乐趣。学校建设民族艺术作品展示墙,悬挂学生设计的民族邮票、民族书签、创意民族树等作品;少先大队积极开展与少数民族学校学生书信交流活动,举办“认识我们的民族英雄”等多层面活动,不断渗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发展史,认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在每年五月的艺术节、“六一”儿童节,以及教师风采大赛等活动中,师生表演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器乐、民族服饰走秀等特色文艺节目,系上藏族的哈达,戴上苗族的银饰,端起蒙古族的酒器,让民族文化从书本上、从文字里走到学生面前。为学生开阔眼界、深刻领悟民族文化的魅力奠定了基础。学生们在同唱爱国歌曲的时候,展现出的愉悦与自豪代表着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自信。

建设民族文化教育展厅,为儿童学习基本的民族文化知识、举办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提供开放场域;建设多处阅读区域,提供民族文化书籍,让儿童随时随地接触到民族文化教育。在校园内设置56个民族文化标志,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注重经典诵读和阅读,推荐儿童阅读各民族经典作品,精选100首古诗、100首词、100本经典书籍、100个典故,让儿童在阅读中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元、包容,逐步建立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豪。

在校际联合发展中,凝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合力

跨省联学,让儿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黄河入海口不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时候,缺少实地体验,教师也面临许多困惑。为此,学校与东营市援疆干部、教师加强联系,通过班级与班级的书信往来、视频连线、实地考察等不同形式,加强联系,在深入了解民族特点后,加强交流。比如,学生在做“神奇的花箱”项目化学习时,对植物繁殖的知识了解主要集中于黄河口地区,借助远程教学方式,加强与民族地区交流学习,学生就可以了解到新疆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特点。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特点,更让他们认识到,要打开视野,以多样化多角度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才能真正认识世界。

联合教研,找到更适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初期,教师的困惑在于如何给予儿童恰到好处的教育。学校与新疆学校的联合教研,让大家看到各民族在交流、互动中更能产生理解与支持;在彼此尊重中才能融合与协作。学校师生与新疆师生互赠书籍、礼物;与新疆学生共上一堂课;与新疆教师同课异构,共同进步。

近年来,学校多次承担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观摩活动,多次获得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项荣誉;学生在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比赛中表现出色。这都源于他们小小的心里装下了56个民族的大家庭,他们从中获得了自信和力量。我们相信,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逐步萌发,每一名孩子都会成长为有包容胸怀、有团结意识、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作者崔燕,系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四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1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