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明 通讯员 曹金果)12月9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在山东省潍坊市三研基地召开。本次学术年会以“教育强国建设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质量的提升”为主题,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者、教师、家长代表以及相关社会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教育强国建设中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经验、新模式、新方法。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韩民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学术年会主题充分反映出家校协同专委会积极回应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需求的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期待通过此次年会的深入研讨,凝练更多研究成果,为全面提升我国校家社协同育人质量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家校协同专委会理事长程锦慧表示,本次学术年会旨在指导和引领学校、家庭与社会进一步提高对协同育人工作的认识。她向全体会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二要增强责任感,勇于担当教育人使命;三要注重基层实践,提升理论水平,拒绝功利思想;四要不断推进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基地建设,坚持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在学术报告环节,十余位专家学者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背景,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同时,展示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分享了区域、学校、社会机构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实践经验。
在协同育人实践方面,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贾宝文介绍了潍坊市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工作经验。他表示,潍坊市已逐步探索出了政府主导、专业引领、课程推动、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模式,接下来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向纵深发展。家校协同专委会副理事长何云山回顾和介绍了重庆市家校共育机制建设的发展历程。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副主任董丞明分享了河南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董红军介绍了该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技术赋能家校共育方面的经验。河北省邢台市家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志涛分享了邢台市“五位一体”协同推进家庭教育的区域模式与经验。
在微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深圳市、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山东省阳信县等地的专家学者、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家委会负责人、相关教育机构、社会机构代表等十余位嘉宾分别围绕自身开展的协同育人质量提升的研究与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在圆桌论坛中,多位嘉宾就校家社协同育人各方的工作重点、抓手和载体及家长学习共同体建设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年会期间,还进行了届中家校协同专委会负责人调整,新当选的理事长苏君阳在闭幕式上进行了此次年会总结。他提出未来在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领域需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协同育人标准的研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协同保障与提升、学生安全问题的协同保障、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的研制及协同育人质量评价研究等。
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承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协办。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