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湖北枣阳市:教联体建设交出亮眼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24-01-25 作者:程墨 程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程稳)“终于告别了三个学生两张桌、做作业侧身写的历史,现在每个班级都是标准班额,孩子们再也不用‘挤’着学习了!”近日,谈及教联体建设带来的实惠时,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教联体人民路校区五年级(2)班学生家长王晓菊激动地说。

2022年以来,枣阳市坚持共同缔造理念,采取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大带小办法,推动城乡学校携手共建教联体,截至2023年底,完成市一实小、市三实小2个省级教联体试点建设,在积极推广试点学校经验基础上,全市建设融合型教联体4个、共建型教联体26个,参与学校达到87所,覆盖面达到68%。

“实施教联体建设,让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择校热现象大大缓解,啃下了一批多年的大班额‘硬骨头’。”枣阳市教育局分管领导说。

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是全市小学“龙头学校”,有学生4000余名,班平学生90多人,每年招生季“压力山大”。该市积极整合资源,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对市职教中心学校老校区进行改造,用不到1个月时间,完成教学楼改造项目建设,并配齐设施设备,新增学位1800个。同时,将直线距离仅1公里,生源不断减少的北城南园小学纳入教联体建设。2023年9月建成市一实小教联体,设一校三区,即小南街校区(主校区)、南园校区(薄弱学校)、人民路校区(搬迁改建学校),将原有学生平均分到三个校区,大班额彻底消除。

该市打破校际壁垒,建立师资良性交流机制,激活教联体建设内在动力,以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联体为例,市三实小与临近的市民族学校建成融合型教联体,两校学生根据意愿重新编班,教师交叉任用,家长欢欣鼓舞,“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化解。2023年该教联体校级及中层干部交流达26人次,两校走课老师达8人次,推动两校抱团发展、齐头并进。

为推进教联体建设深度融合,枣阳市实行“五共、十统一”,即:组织共建、文化共融、课堂共研、活动共谋、效果共测,统一集体决策、统一办学理念、统一文化建设、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内部管理、统一师资交流、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活动、统一质量监控、统一考核评价。通过共建型教联体建设,整体提升全市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群众高度认可。2023年暑期,500余名城区学生回流到乡镇就读,城区就学压力明显缓解。

“我们将推进县域教联体建设列入第二批主题教育重点任务清单,多轮驱动、综合施策,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优质化进程。”在枣阳市教育局局长曹可成看来,教联体建设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的有效手段,2024年该市将再建设教联体15个,覆盖面达到80%以上。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