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发布时间:2024-02-21 作者:《中国高等教育》评论员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今年1月召开的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强调把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工作主线,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会议要求,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进一步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不断增强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这一战略思想,赋予了高质量发展新定位。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是高质量发展整体布局下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满足国家所需、人民所需、时代所需,以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从时代要求来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必须深刻认识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的重大意义,主动发挥高等教育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科技创新、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中的职责功能。从全球视角来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一国对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和投资,已成为保持领先的重要密码,而创造力和创新力依赖于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水平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潜力,决定着一国在世界强国中的竞争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补短板、锻长板,跑出“加速度”,助力国家发展抢占先机。

要充分发挥好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就要牢牢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一是持续抓好“两个先行先试”。把培养造就高质量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机制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规律,加快培养国家战略紧缺人才,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区域发展现实需求,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平台和创新载体。

二是以技术转移为纽带推动“四链”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求高校以产业链为基础,创新链为动力,资金链为保障,人才链为最大活跃因素,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加快技术转移,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衍生新兴产业,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三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体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推进理论创新,打造高质量高校智库矩阵,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四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依托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学习环境从网络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加速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流通与共享,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塑造个性化、精准化的育人方式和开放共享的办学模式。

五是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激励广大教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教育家精神转化为理想信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动,将教学实践、科研探究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做到潜心从教、悉心育人、用心科研,形成追求卓越的思想自觉,营造“以大师引领未来大师”的良好氛围。

六是推进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设立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培养具备创新精神、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参与度,高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站在推进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实施新的起点上,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把握抓落实的方法和机制,围绕界定目标任务、设计评价体系、制定制度政策、总结形成解决方案,迅速落实,突出实干,自觉肩负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载2024年第2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