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代表通道】陈军代表:积累“电池人生”,给电动车更强大的“心脏”

发布时间:2024-03-08 作者:林焕新 禹跃昆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8日讯(记者 林焕新 禹跃昆“未来一到两年,我们的固态电池研发要突破600瓦时每公斤,充一次电,电动汽车就可以跑1000公里以上。”在今天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分享了一个科研领域的好消息,让在场的媒体们倍感惊喜。

小到手机,大到新能源汽车,电池都直接影响着使用体验。“目前电动汽车跑得不够快、充电也不够快,特别是在寒冷天气还容易‘趴窝’,这都跟电池有关,研究性能更好、更加安全的电池,无论是在电动汽车行业还是储能领域都是重大科技问题。”陈军说。

电池的充电放电是什么原理,有怎样的机制?能不能调制?如何来控制?为了寻找答案,陈军带领团队在电池领域深耕30余年。在他看来,他们也在不断积累“电池人生”,“特别是把之前的冷板凳坐热,把冷门变成热门”。

这样的变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陈军团队开发了超越传统的电池新体系,提出了新的电池工作原理,创制了新的电池材料,让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因此也大大提升。同时,他们还设计制备了可以全天候、宽温域工作的阻燃电解液,可以在零下70℃工作的大容量电池,还开发了基于我国丰产元素的低成本可充钠电池、锌电池,这为未来的大规模储能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固态电池是各国竞相研发的重点领域,一旦产业化,就会改变现有的电动汽车产业格局,开辟电动航空等新兴市场,我们团队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研发项目,联合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单位协同攻关,已研发出400瓦时每公斤的新型固态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超出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300瓦时每公斤的锂离子电池30%。”电动车有了更强大的“心脏”,陈军很振奋。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动力和支点,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落点。”今年两会,陈军提交了《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案,建议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各级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同向发力,高质量、快节奏打造合作平台载体,促进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