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科技小院

发布时间:2024-04-16 作者:中共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 来源:求是网

一间院落,三五农舍,科技小院在广袤田野并不起眼。

科技助农,乡村振兴,科技小院蕴藏着新质能量。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亲切回信,肯定小院青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和解民生、治学问的生动实践,勉励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亲切的关怀、殷殷的期望,令全校师生深受鼓舞。

2024年,科技小院成立15年了,目前,全国已建立科技小院1200多个。15年来,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让青春扎根乡村沃土,将贡献写在祖国大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为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创建科技小院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的张福锁教授带领团队师生在河北省曲周县白寨开展大田试验,当他们看到农民用舌头“品尝”的方法来鉴别化肥的真伪时,大受震撼:在几百公里外的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里,农学专业的学生们学习过多种关于化肥的分析方法,不但可以鉴别真伪,还能分析肥力、吸收转化效率。然而,在田间地头,老乡们离这些“科技”却那么遥远。再看看自己的实验站里,农作物长势喜人,产量很高;而一墙之隔的农民地里,庄稼出现倒伏等严重问题,产量很低。面对如此反差,师生们心情复杂。就在上一年,张福锁教授团队全年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成果丰硕。这时,张福锁教授清醒地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咱们发这么多文章,老乡们能读懂吗?实验室(站)里获得的研究成果,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多少能用到田间地头?怎么用?老乡们能不能接受?

师生们决定住下来、待下去,边教授知识,边操作示范,与老乡一起,用实践来回答这些问题。这一年,张福锁教授团队的李晓林教授在农家院子里住了300多天,真正从教授做成了“农民”。朝夕相处,师生们收获了老乡的信任,顺利示范了科学种田技术,解决了老乡们地里遇到的问题。老乡们说,你们把科技带到我们农家小院来了,咱们就叫“科技小院”吧。李晓林教授扎根的这个农家院子成为了第一个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15年来,科技小院蓬勃发展,从一个到上千个,不断点燃师生们强农报国向下扎根的热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引领下,更多师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田野,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民和农业产业。“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进一步坚定了科技小院师生扎根一线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15年来,科技小院累计服务近600个贫困村、4.8万个贫困户、17.7万贫困人口,202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4年“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张福锁教授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科技小院还走出了国门,推广到老挝和非洲8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案例向全球推广应用。15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与科技小院共同成长,在亲身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片

图为2023年5月13日,在河北省曲周县育苗产业园,苗乐园科技小院的学生在查看无土栽培蔬菜。新华社记者 岳文婷/摄

走村入户解民生

解民生,是科技小院的初心,更是农民对农业科教的热切期盼。科技小院发起人张福锁教授说,“我们要‘实’,实实在在的‘实’。‘实’字就是你头戴一顶草帽,下去老老实实帮老百姓解决问题。帮一个算一个、帮一家算一家。”15年来,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深入乡土,走村入户,面对面传授,手把手教会,帮助老乡们学科技用科技,从科学种田、增产增收,到多产融合、乡村振兴,用实实在在的付出践行初心。

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住进乡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米”的屏障,帮助老乡们学会科学种地。64岁的吕增银是种庄稼的老把式,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可他承包的20亩地,无论怎么用心,产量总是偏低。2009年春天,得知白寨科技小院建起来的消息,吕增银十分激动,又有些怀疑。为了验证专家们介绍的高产高效技术的效果,他把其中的两亩地交给科技小院的学生曹国鑫耕种,剩下的地则由自己精心照料。“多浇水多施肥,小麦长得肯定错不了”,抱着这个传统观念,吕增银“偷偷”在地里施了很多氮肥,水也比那两亩地多浇了一次。没想到收获时一实测,他种的小麦亩产量却比曹国鑫种的低50多公斤。“施肥时机不对,量也多,麦秆长高了,反倒引发倒伏,影响了产量。”曹国鑫耐心细致的讲解,让吕增银第一次有了“科学种地”的概念。这之后吕增银爱上了“科学”:没事就到地里观察作物长势;发现问题后及时向“老师”咨询;晚上还积极到大学生们开办的田间学校去听课……很快,在科技小院帮助下,吕增银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第二年小麦亩产大幅提升。

在科技小院师生指导下,不仅吕增银的田地获得了高产,全村人的种植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科学种地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别看水肥种子用得少了,产量还高了。现在村里好多乡亲都外出打工了,但我在家一人能种100亩地,收入也不低!有科技小院做后盾,我干啥都有劲儿。”吕增银自豪地说。“教会农民科学种地,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转换成农民增产增收的喜悦,对于农科大学的学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呢?”曹国鑫也很欣慰。

单打独斗进行农业生产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差。要想提高生产效率,除了科学种植,还要让老乡们联合起来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帮助老乡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成立生产合作社,成为科技小院的升级版。

郝双曾经是吉林省梨树县小宽镇西河村村委会主任。他2008年就成立了合作社,但主要是经营农资,怎样才能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郝双一筹莫展。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的米国华、芮玉奎两位老师带着几位研究生来到西河村,在郝双家建立科技小院,这让他眼前一亮:“在我们这搞高产高效试验,还要探索现代化农业、规模化经营道路,我打心眼里欢迎。”2010年,科技小院支持郝双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科技专家大院”,米国华教授亲自担任首席技术专家。“有了小院专家在技术方面的保驾护航,我就大胆地把村里一帮志同道合的乡亲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结果平均每公顷增产2000公斤,同时成本降低700元,公顷节本增效达到了3500元。”这让其他农户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纷纷加入到合作社中。

2013年底,梨树科技小院的博士生伍大利联合10个先进合作社,共同成立“博力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聘任郝双为常务副理事长,这让郝双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开始为40多个成员合作社服务,也为梨树县实现农业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转变出了一把力。

培育壮大集体经济,能更好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科技小院通过推动乡村多产融合等方式,帮助农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西槐庄村是镇里最偏远的村庄之一,在科技小院落户这里之前,因为位置偏僻、信息闭塞、产业单一,村里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在北京市支持下,西槐庄科技小院正式创建。刚开始,面对一群20岁出头的“学生娃娃”,村民们心存疑虑。但手艺行不行,还得到地里见真章。科技小院为西槐庄村引进了水果萝卜、樱桃番茄等作物品种,避开了单一作物带来的风险,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第一轮增值。小院学生还为农产品设计出“西槐庄园”商标标识、朗朗上口的宣传语以及多样的文创产品,并从销售渠道上下功夫,通过线下团购、线上直播带货、开设网店等多渠道销售村域特色农产品,镇党委、村党支部、科技小院同时发力,实现第二轮增值。2021年,西槐庄村成功踏上品质农业的转型之路,科技小院累计为村庄创收34万元,比2020年翻了3.4倍。这两年,小院的同学们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方案,种植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2023年,通过引进多种优质蔬菜品种,实现种植多元化,村集体收益达103万元。同年,科技小院又通过发掘西槐庄村文化与旅游资源,推出“共享菜园”认养模式。由此,科技小院带动西槐庄村尝试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从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的1.0版本,到助力产业兴农的2.0版本,再到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3.0+版本,15年来,科技小院紧紧围绕“三农”发展的重要需求,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脚踏实地治学问

“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激励着科技小院的师生们脚踏实地治学问,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以学促干,在干中学,循着真问题找到教学科研的突破口,凭着真本事助力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加速融合,让科技的力量带着种子破土,让小院子撑起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大平台,做出服务“三农”大文章。

“在实践中增长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这是陈广锋对自己的要求。2014年,博士一年级的陈广锋进驻山东省德州市乐陵科技小院。刚到时,陈广锋听不太懂当地方言,也不知道怎么与农民交流,没办法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令陈广锋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和当地农业局技术员一起指导麦收时,一位大爷问“为什么我家麦粒是空的”,陈广锋绞尽脑汁也不知该如何作答,切实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为弥补自己在生产实践上的“短板”,陈广锋拜当地农技专家为老师,刻苦学习技术经验,每天都去田间地头走一走,和老乡们聊天,收集各种田间生产问题。4年下来,陈广锋本着“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开展对农民有用、能解决生产问题、助推农业发展的科学研究,不断发现问题、逐渐明确研究课题,先后发表了两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申请了“夏玉米同步营养肥”发明专利。该专利技术第1年就在乐陵市推广应用了5500亩,节约农户肥料投入13万元;第2年推广应用12400亩,节约农户肥料投入30万元。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师生们扎进小院,把土地作黑板,以作物当教材,在田埂上建实验室,将科学原理与田间实践有机结合,以科技小院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农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闯出了一条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发展路子。

以“洱海科技大会战”为着力点助力洱海周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苍山洱海,闻名中外,然而前些年,洱海流域环湖生态遭到破坏,清澈的洱海一度被蓝藻占领,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2020年1月,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作出“守住守好洱海”的重要指示。为破解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问题,张福锁教授带领团队来到大理,一竿子扎进村里。2022年2月,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成立。

图片

图为2022年9月24日,张福锁教授团队在云南大理古生村与地方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及当地村民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赵瑜/摄

科技小院一进入古生村,就开始全面监测、收集洱海流域治理数据,开启了以洱海水质保卫战、高值农业攻坚战、乡村振兴阵地战为主的“洱海科技大会战”。针对洱海面源污染问题,科技小院联合全国顶尖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家团队,在古生片区构建了“六纵七横”面源污染精准监测体系,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全时空全过程防控技术模式建设,初步揭示了面源污染对地表水质的影响,并建立起面源污染来源精准解析与系统治理模式,为下一步的综合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础。针对洱海种植业绿色不高值、高值不绿色难题,科技小院科研团队与当地政府、企业、农民合作,在古生片区以水环境安全阈值为卡口,以周年作物亩产值万元为目标,打造了“水稻+”、“烟草+”、“鲜食玉米+”等绿色高值协同的种植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院师生在2022年首次开展绿色生态水稻种植,亩产达808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30%左右;同时,绿色生态优化模式降低农田面源污染相关指标50%左右。

截至2023年底,在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等单位的努力下,洱海流域已建立15个科技小院,目前共有百余名学生、20余名教师长期驻扎在古生村,平均每名学生每年驻扎超过330天,并有200多名各地专家学者经常来小院交流调研。师生们以科技赋能洱海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使洱海流域的农业产业正从传统的单一追求产值和经济效益为主,转向协同洱海生态环境保护、农业高值高效和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抓牢根本育英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技小院坚持知行合一,践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解民生、治学问的过程中育英才,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的宽阔道路。

“如果所有研究生都在学校搞理论,不与生产对接,那么未来农民怎么办?农村基层需要富有学识的研究生下去,我的论文也需要土地的滋养。”这是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徐俊平初入科技小院时对自己说的话。徐俊平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12名科技小院学生代表之一,也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出了名的“玉米专家”。从硕士到博士,徐俊平在杭锦后旗科技小院已经驻扎了5年。5年间,他在当地通过示范试验,为农民解决了玉米种植过程中品种、用肥、病虫等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为了让更多的农户受益,他还与导师专家、蒙海镇以及杭锦后旗科协等创新农民培训方法,提出了“科技小院全覆盖农民培训”方案,带领科技小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现场培训种植技术达百余场,覆盖农户千余人。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突出成效让徐俊平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他曾荣获首届“杭锦后旗青年五四奖章”、连续两年荣获“杭锦后旗全域种植业绿色生产试验示范工作一等奖”等荣誉。2023年,他在当地组织了玉米高产高效竞赛活动,推动玉米单产提高,助力杭锦后旗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县建设。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后,徐俊平激动万分:“我很庆幸当初选择来到科技小院服务‘三农’。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对于我们科技小院的学生而言,自找苦吃是脚踏实地、主动担当作为。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做实事,让我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科技小院不仅见证了一拨又一拨学生的成长成才,也让无数青年教师蜕变成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张老师,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去科技小院待上3个月,去看看不同于实验室里的科研之地,去看看一纸论文后的中国农户和论文的差距。”2022年2月,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教师金可默敲开了张福锁教授办公室的门。没想到的是,金可默在科技小院一干就是两年。

金可默有着漂亮的履历,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回到母校,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在听了一场张福锁教授号召青年教师下科技小院的讲座后,她发现了自己科研路上的更多可能性。来到科技小院后,金可默带着研究生走遍古生村大街小巷,与村民们拉家常搞调研、顶着烈日去地里查看试验田,在村里开展种植、饮食、电商等各种培训……笔记本上,她记录下到古生村科技小院后的很多个“第一次”:在第39天开展古生村大调研、在第99天组织白族开秧节、在第154天举办农民培训会、在第262天成立实体党支部、在第327天成立“绿野”宣讲团……在这里,她变得“无所不能”。“我也没想到自己具备这么多技能,科技小院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能够激发青年教师的无限潜力,创造无限可能。”她感慨地说。

图片

图为2022年8月17日,在吉林省梨树县,科技小院的两位同学在试验田里测量玉米光合作用。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两年来,金可默以言传身教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们,调研、走访、吃闭门羹,再调研、再走访、敞开心扉。师生们从初到时的手足无措到与村民侃侃而谈,从跟着老师干到带着农户干,逐渐克服“水土不服”,成为“当地人”。他们的肤色和当地人越来越接近,他们的心也和村民们越靠越近。“我们联合政产学研多个主体,组建全国顶尖乡村振兴交叉学科队伍,基于村民生计、增收路径、发展困惑、村集体经济等古生村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自上而下设计和推进,努力实现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协同。”已成为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的金可默说,“以所学之识,在乡土一线破难题,解决地方农业发展新问题,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我们的土地上,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充实。”

历时15年的发展,科技小院已成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一张闪亮名片,荣获2022年研究生教育领域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5年硕果累累,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拆了四堵墙、架了四座桥、体现四种品格”,即:拆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墙、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教和学之间的墙;搭建了学校与乡村之间的桥、师生与群众之间的桥、问题与办法之间的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体现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上下求索、为民造福的品格,走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路。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科技小院服务人才培养功能,深化农科教融合,围绕国家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发展区域布局科技小院集群,为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求是》2024/08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