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重庆市武隆区持续开展鲁渝教育协作帮扶——

跨越千里续携手 鲁渝谱写“山海情”

发布时间:2024-05-22 作者:杨国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重庆市武隆区,地处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处。2019年脱贫摘帽前,这里曾是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教育面临发展困境。

为帮助重庆区县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2017年,鲁渝教育协作正式启动,武隆区教委与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历下区教体局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推动历下区8所优质学校与武隆区8所学校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促进两地教育协同发展、同频共振。

组团对口帮扶

让教育协作跨山海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济南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张纪余仍没有歇息。每天晚上,他都会雷打不动带领值班干部教师“护送”武隆中学的走读生到公交站,亲眼看着孩子们上车才放心离开。

2022年8月30日,张纪余带领济南60多名教师来到武隆,开启了他们的支教之旅。从“精细化管理”到“多维引领教研”,从“鲁渝协作班建设”到“学校教育教学系列改革”,他带领团队以“新武隆人”的情怀,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在武隆山水间播种希望。

为了推动教育协作驶入“深水区”,自2022年起,济南市教育局与武隆区教委决定采取1名校长带领4到5名骨干教师的“1+4”组团模式,在武隆中学和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分别组建“鲁渝协作班”,促进双方协作学校在教学科研、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以确保“鲁渝协作班”落实落地为目标,武隆区教委着力强化“鲁渝协作班”管理,成立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组,深入实施“区教委每月深入协作班至少调研一次学情和关心支教团队”等“五个一”工作措施,为“鲁渝协作班”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千里不辞远,牵手共进步。两年来,通过科学施策、精细化管理、全员导师制等培养模式,武隆中学“鲁渝协作班”成果斐然。全班综合表现居年级26班之首,军训、合唱比赛获评校级一等奖,获评校级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学生的视野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日益提高,个性发展凸显特色。

用活帮教资源

建设学生成长“共同体”

在16所学校结对共建的基础上,武隆区教委大力开展“引进来”“走出去”交流活动,深入实施“东西部孪生培育计划”,全力推动“孪生学校”“孪生教研组”“孪生班级”建设,先后派出5名教育干部、34名骨干教师、23名管理干部、64名“鲁渝协作班”学生奔赴济南市、历下区多所学校、幼儿园,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在济南外国语学校聆听优秀学子事迹、漫步孔府感悟圣贤智慧、吟诵《将进酒》、唱响《黄河大合唱》……2023年7月,武隆中学分别组织鲁渝协作班的教师、学生团队奔赴济南,让“孪生学校”“孪生班级”跨越1500公里得以相见。

与此同时,济南外国语学校还组织被知名学府预录取的保送生,到武隆中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助教活动。在济南外国语学校的鼓励下,一些学生发挥特长,积极参加艺术类竞赛和评选活动,获得不少奖项。

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一次次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山盟海誓的情谊在两地双向奔赴的脚步中愈加浓厚、愈加坚定。

输血走向造血

提升师资水平

学习成绩要提升,关键要提升师资水平。

自2017年鲁渝教育协作以来,武隆区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累计选派653名教师、257名学校管理者和24名教育行政干部赴济南挂职锻炼,通过开设培训班和网络研修等方式,培训武隆区教师17000余人次,储备一支具有长足发展动力的“强劲之师”;引进134名骨干教师、1名校长和1名正高级教师挂职支教,聘用2名济南支教人才为教育教学指导专家,成立4个支教名师工作室,激发支教人才创新活力和示范引领。

武隆区实验小学,济南市历下区支教团队牵线搭桥,邀请山东音乐专业人士,不远千里奔赴武隆,帮助组建学校第一支管乐队;武隆区第二实验小学,支教教师联合济历下区名师工作坊,线上线下,带来一场场精彩的省级优质课展示及深度教研,启迪教学智慧,拓展教育视野;在武隆区白云乡中心校幼儿园,开展跨越千里传墨香的图书捐赠及“渝”爱同行、精彩纷呈的送教活动……

在鲁渝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定期邀请齐鲁优秀名师前来上公开课、做讲座、培训解读新课标。同时,与山东名校结为“手拉手学校”,选派教师去跟岗学习。

一批批交流人员接棒实干,一个个合作项目落地见效、一项项成果生动彰显……站在新起点,武隆区教委将继续与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历下区教体局齐心协力、心手相牵、奋发作为,齐心绘就“鲁渝一家亲”的美好教育画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杨国良)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