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沿着黄大年的足迹…… 做一朵浪花奔腾 加入献身者的洪流

发布时间:2024-05-22 作者:杜亚丽 刘少利 李莹 曲家伟 赵明家 唐慧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光越久,思念越深。

这里是黄大年生前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地质宫507。

2017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原教授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7年来,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始终激励着广大高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儿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他的学生想念他们的“黄老师”,

他的同事怀念他们的“战友”——大年,

人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他,仿佛,他从未离开……

追思寄情

“黄大年爷爷,我要向您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黄大年爷爷,您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也要尽快成长,为祖国效力。”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地质宫的507室,原来是黄大年的办公室,如今成为黄大年纪念馆,成为人们了解这位以身许国的科学家最近的地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参观后写下的一张张字条,写满了追思。

清明节假期,长春吉大附中附属小学四年级(9)班的班主任刘诗语和她的学生来到黄大年纪念馆参观。参观结束后,学生们在地质宫前合影时,自发大声朗诵起《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参观后的邱义涵在日记中写到,“这个‘像太阳一样的人’,燃烧了自己,用生命诠释了‘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誓言。他为我国的地球深部探测技术运筹帷幄,似一朵浪花撞击着梦想的礁石,又像炽热的熔岩冲出地壳,奔涌燃烧、光芒四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爱国情怀和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黄大年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投身祖国发展的洪流中。

在地质楼四楼的黄大年纪念馆门前黄大年的塑像前常常摆满了鲜花。人们总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哀思。

而像黄大年一样多的科技工作者和教师们,在各自的领域不断探索拼搏,勇攀科学的高峰。“我的愿望是我们团队成为教师团队楷模,让我们学校有更多的名副其实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黄大年老师是我们吉林大学的骄傲,是全国高校教师的榜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正聿说道。

争分夺秒

2016年4月12日,地质宫507室,交叉学部建设讨论;

2016年6月14日,深地实验室论证会,北京;

2016年7月4日,重点实验室会。

……

在黄大年的行程表里的自己,则定格在2016年12月4日的寥寥数字:检查,北京。

满满的行程表,记录着黄大年对我国地球物理事业的担当,对攀登科学顶峰的执着追求。

2009年考入吉林大学地探学院黄大年老师指导的首届李四光试验班的宋超,现在已经是吉林大学地探学院的教授,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师团队的核心成员,一直致力于智能化、高精度、高效率地球探测技术的研究。“航空重力梯度技术是基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或无人机等搭载平台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其勘探深度可从浅地表到地球深部几千米,能够应用到矿产资源、能源和海洋等探测领域。但这项技术一直被西方国家垄断,并长期对我国技术封锁。”宋超告诉记者。

对先生的纪念,莫过于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大年去世后,他的同事、学生和其他科研人员始终为进一步提高航空重力梯度仪的精度而努力着,研发了旋转加速度计式重力梯度仪,实现了整机从0到1的突破,完成了国内首次航空重力梯度仪飞行试验。”吉大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曾昭发告诉记者。最近一次的测试结果显示,精度得到显著提高。仪器精度上的突破,大幅缩小了我国与该领域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项目的验收,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航空重力梯度仪核心技术的国家。此外,该项目的冷原子、超导和微电子机械原理等重力梯度仪关键技术指标达标,目前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的誓言激励人奋进。“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和青年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先生的精神,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努力攻克国家深地深海探测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宋超说。

身正为范

在黄大年纪念馆的陈列柜里,展示着他生前的笔记、教案的复印件。这些珍贵的资料,已经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自2017年7月以来,教育部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三批共600个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育人育才,勇攀科学高峰。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而且一定会遇到艰难困苦,因此需要几代人来共同努力。”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教师团队负责人邬志辉正在讲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教育发展要走自己的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一内容。作为第二批被评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在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适应人口发展趋势的区域教育结构优化与政策调整研究、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项目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将黄大年的精神书写在中国农村教育大地上。

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教师团队也是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之一,培育了一批中国光学领域杰出人才,取得多项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为国防现代化和科技、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影响和带动了更多优秀青年科研工作者们在严谨治学、科研攻关中呼啸着加入中国科技发展的滚滚洪流。机电工程学院教师许金凯,多年来始终面向世界前沿技术与国家重大需求,长期致力于精密超精密技术、工艺及装备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杨宏伟,用15年的默默坚持研发智慧农机,帮助老百姓把“饭碗”端得更稳更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陈磊,在国家航天行业深耕12载,在无数个日月交替中摸索着如何能让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拥有最明亮、最广阔的“眼睛”;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付强,长期投身偏振成像探测领域,他研发的“烟雾环境下偏振成像探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填补了我国非球形、非均匀、非各项同性介质环境偏振传输研究领域的空白,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以身许党

在黄大年纪念馆的陈列柜里,一面党旗格外引人注目。

2009年,黄大年回到母校工作,他第一时间就向党组织提出恢复他因出国而中断的党籍。2017年1月正式追认黄大年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7月1日,中共中央追授黄大年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件。”正如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的那样,他用自己的一生,向党、向人民回答了“黄大年之问”。

刘淑艳是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师,1993年入党。她所在的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教师团队是第一批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年产量达3000多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5%。食药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能够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对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刘淑艳与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基金项目资助下,对长白山地区菌物资源进行长期、广泛调查。经过多年努力,明晰长白山菌物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建立了长白山菌物资源“一区一馆五库”保育体系,在李玉院士的带领下,突破多项技术壁垒,还探索出“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五位一体科技扶贫新模式,在40多个贫困县及“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扶贫,建立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龙头企业22个,示范推广30亿菌袋,带动贫困户稳固脱贫,产生经济效益达300亿元。“作为科技工作者,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教学科研工作。”刘淑艳告诉记者。

黄大年的事业在延续,黄大年的精神也在感召着更多像黄大年一样的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沿着他的足迹向前。“多年来,我们在全省高校、中小学校组织各种学习、纪念黄大年的活动。黄大年精神是宝贵的财富,不断激励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高校科技工作者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大先生’,鼓励他们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实干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实践中。”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单联成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杜亚丽 刘少利 李莹 通讯员 曲家伟 赵明家 唐慧宇)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