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正确使用一“盔”一“椅” 保障儿童出行安全

发布时间:2024-05-31 作者:唐琪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唐琪)“六一”儿童节将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中心日前主办儿童道路安全研讨会,儿童安全座椅使用与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这两大影响儿童出行安全的关键因素成为与会专家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伴随着儿童出行方式中乘坐私家车和乘坐电动自行车的比例逐渐上升,因不正确使用安全座椅、不佩戴头盔导致的儿童伤害事故频发。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底发布的《2023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显示,道路交通伤害仍是全球5—29岁儿童和青年的第一大死因,平均每分钟就有2人死于交通伤害,每天死亡人数超过3200人。在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是1—14岁儿童的第二致死原因,是15—19岁青少年第一致死原因,平均每天有10名孩子(0—18岁)会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3名孩子因道路交通事故受到伤害。

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交通管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陈宗奇分享了一起发生在厦蓉高速上的交通事故:一辆小客车因下雨路滑在弯道失控,腾空翻转十几米后停在路旁,系了安全带的驾驶人并无大碍,而车内五岁女儿因未使用安全座椅伤势严重,尽管第一时间送往医院但仍没有挽回年轻的生命。陈宗奇说:“儿童因为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要比成人更容易受到伤害,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鉴于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等约束装置是目前保护儿童乘车安全最有效的手段,2020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18条就做出明确规定:监护人应“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这也是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首次纳入全国性立法。

到今年六一儿童节,新未保法将迎来正式施行三周年,但中国家长对安全座椅的认知和使用上仍有显著不足。今年年初,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在中国代表性城市开展的调研显示,0—6岁儿童家长组有67.53%的受访者为孩子配备了机动车儿童安全座椅,其中仅有33.48%的家长表示孩子在乘车出行时总会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很多家长表示在孩子哭闹或者距离近的时候安全座椅就成了“摆设”,仍有75.43%的受访者存在怀抱⼉童乘车这种高危行为。另外,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尤为重要,否则不但不能保护儿童安全,反而会给儿童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伴随着电动车被越来越多家长用来接送孩子,乘坐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发生交通伤害的主要交通方式。据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研究部讲师朱弘昊介绍,儿童乘坐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未能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未安装配备安全座椅。

“有的家长在电动自行车的踏板上放置小板凳,让儿童坐在上面,一旦紧急刹车,儿童的头便很容易撞在车子的硬物上,而儿童站在踏板上会因为缺乏保护,极容易被甩出去,”朱弘昊强调,“6岁以下儿童搭乘电动自行车,家长在车后安装配备有安全带的安全座椅更安全。”

与会专家表示,非机动车儿童约束系统的国家标准亟待完善。我国早于2011年12月30日就发布了《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国家标准,但截至目前仍未有针对非机动车儿童约束系统的国家标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张冬阳呼吁,尽快研究出台非机动车儿童安全座椅国家标准和配套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头盔(非玩具类)国家标准,切实保障儿童出行安全。

供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中心

供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中心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