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高雨桐)日前,IPF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力量举锦标赛在南非举行。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陶锋代表中国,首次出征该项赛事。经过激烈角逐,这位南开“大力士”教授摘得装备力量举比赛公开组冠军、装备力量举卧举专项赛大师组冠军和最佳运动员奖杯。“接连三次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国歌在耳边萦绕的那一刻,我无比骄傲、无比自豪!”陶锋激动地说。
力量举运动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分为装备和经典两大类。与大众熟悉的奥运会竞技举重不同,力量举包括蹲举、卧推举、硬举三个单项,可以说是最多样化的举重运动之一。国际力量举联合会(IPF)是奥林匹克运动认可的唯一国际官方组织。目前,力量举已被列入2025年世界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陶锋教授在领奖台上。学校供图
陶锋小时候体弱多病,为了强身健体,高中时他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跑步,一跑就是十几圈。“正是高中打下的基础,让我爱上了体育。”在清华大学求学时,陶锋就曾获得清华十佳运动员和马约翰奖。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参与力量举运动的选手,陶锋以非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入选第一届中国大力士国家队,取得全国大力士比赛第8名、北京“全国力量举公开赛”82.5KG以上级季军等成绩。
因为工作原因,陶锋近10年没有再参加相关比赛,直到去年才开始恢复训练。装备力量举是一项对运动员要求很高的超负荷极限运动,因为需要穿上特制装备举起比平常更重的重量,在最初几个月适应装备的过程中,陶锋的胸部、手臂、大腿都会被勒破,十分辛苦。但对陶锋来说,力量举不仅可以强壮体魄,还可以锻炼意志品质。
经过主动向IPF中国代表处申请,陶锋成为中国首位参加装备力量举比赛的运动员。由于装备力量举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外比赛时,陶锋一个人就是一支代表队。虽然一个人参加比赛会遇到很多困难,成绩也经常难以突破,但陶锋乐在其中,“我是抛砖引玉,通过自己实践和尝试,让更多人了解参与这项运动。希望有更多人和我一起去代表中国参加比赛,毕竟团队的力量更强大。”
不只是运动,在学术研究上陶锋也走在最前沿。2017年,在德国访学的陶锋关注到人工智能跨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率先提出了“人工智能美学”这一研究方向,如今已经获得国内外学界的认可。从2018年起,陶锋在南开大学开设“人工智能美学”课程,从AlphaGo到ChatGPT,他带领学生们紧跟技术变革研究与美学相关的问题。以南开大学与贵州省南猛村共建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为依托,人工智能美学教学实践基地正式成立。今年暑假,陶锋还带着学生们一起在贵州省南猛村举办了人工智能美学赋能乡村振兴艺术展,让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下有了现代化的全新表达。
在陶锋看来,哲学是爱智慧的学科,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仅仅只有精神层面是不够的。“希望南开的学生们能够在智力和体力上全方面发展,不要做一个单维的人。更高、更快、更远,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也可以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更可以是人类的追求——更高的太空、更快的效率、更远的星辰,以及更精彩的人生。”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