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曹杰 马诗蕾)日前,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碱先锋”科技助农团来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企业、学校、村庄,开展以“盐碱改良,播种科学希望;乡村振兴,收获绿色未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唐山清风厚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华北理工大学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该校实践团科研小分队开展了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在试验田开展土壤采样和检测工作。“通过对盐碱土壤改良前后相关指标的测定,为后续盐碱地的改良工作提供支撑。”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孙晓然教授介绍。活动中,他们严格遵循土壤采样和检测的标准流程,每天在未改良、改良1年、改良2年、改良3年的4块试验田中采集0—25厘米深度的土壤样本,并经过预处理,对土壤样本进行湿润后制备土壤浸出液,对土壤的电导率、含盐量等进行了连续分析检测。
实践团科普小分队还走进曹妃甸区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和新立小学,开展了盐碱地知识科普宣传活动。他们向学生们讲述了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治理方法和修复成效,并介绍了该校科研团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在曹妃甸区柳赞一村、蚕沙口村、港东村等十余个村庄和社区,科普小分队通过发放宣传册和宣讲等形式向广大居民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知识,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