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近百万河南学子参与暑假社会大课堂——

实践豫见精彩,青春豫有引力

发布时间:2024-09-06 作者:王琼琼 庞珂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七八月的中原,万木葱茏,红旗渠水碧波荡漾,来自河南大学的10余名师生在青年洞前驻足瞻仰,目光中皆是感慨与敬畏。

今年暑假,河南省开展的“青春豫有引力”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吸引了全省590余所学校、99.2万学子参与,网络话题阅读量累计8235.1万。河南大中小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参与实践、感知社会、收获成长,让暑假社会大课堂精彩纷呈。

让学生走出去,做有意义的事

网络平台上,23.4万个作品记录着广大学子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行走中原大地,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基层、文博场馆、红色基地等,近距离品味厚重历史、了解红色故事、接触大国重器、感悟时代精神等。

回家乡热土践行使命担当——河南中医药大学师生赴鹤壁市小学开展暑期儿童心理关爱活动,点亮儿童多彩假期;到文博场馆厚植文化自信——郑州大学师生前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博物馆,探寻殷商之源的璀璨文明;去红色基地汲取精神力量——信阳师范大学师生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追寻红色足迹……

这个夏天,追寻足迹、返乡实践的故事,在许多地方上演。精神沃土栽培下的河南学子,青春之花更加绚丽。

以实践为教材,上有意思的课

以数字化赋能,思想的伟力和文化的魅力,跨越时空,与广大学子连接。

7月20日至8月3日,“豫有引力推介官”全省教育系统主题直播分别以“中原担当:砥砺前行”“中原文脉:博古通今”“中国精神:生生不息”为主题,邀请河南思政先锋团成员作为推介官,连续三周在视频号、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数82.1万、点赞量417.4万。从田间地头跨越到重大工程,从殷商之源到科技前沿,从场馆切换到精神发源地,三堂“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师生深入理解河南特有的精神文化背后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

以实景式铸魂,历史的浩瀚和力量的根基,润物无声,浸润广大学子内心。

以“金色文脉”“红色印记”“绿色守望”“蓝色创想”为关键词,全省83所高校组织上百余支队伍积极参与“强国复兴锦绣图,豫有引力青年行”河南省高校大思政实践活动。广大师生在行走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思想伟力、坚定责任担当。

“抽象的思政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践体验,使思政课更加生动、具体、有说服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促进了他们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内化。”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志冰参与此次实践后感慨道。

乘时代之东风,育有担当的人

“先辈们的足迹如同红色的印记,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也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河南中医药大学学子李冰雨在实践日记中写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郑州工商学院学子付歆睿用vlog记录下在“焦桐”下重温入党誓词的画面。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讲历史,感悟思想之光;在开封兰考讲故事,补足精神之钙;在陶岔渠首讲实践,汲取奋进力量……立足河南,暑期社会大课堂,已经成为让广大学子成长成才的一把金钥匙。

每年寒暑期打造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定期举办主题思政大课、倾力办好开学思政第一课……这些都是河南省近年来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动缩影,更是为广大学子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的积极探索。

“行走中原大地,广大学子亲眼所见、亲耳聆听、亲身感受,能够自觉接受精神的洗礼、文化的熏陶,增强人文底蕴、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河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尹洪斌说,“我们将继续深化主题思政教育实践,让广大学子在了解、亲近、体验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勇担历史使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王琼琼 记者 庞珂)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