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充分发挥其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中的主力军作用。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应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做好引领带头作用,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方向,研究探索最新科学技术,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构世界人才中心。与此同时,其他地方高校也应抓住机遇,发挥各自独特优势,打造国际教育公共产品,实现中国教育高质量地“走出去”。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科团队作为一所地方院校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多方支持下通过参与国际教育测评、创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成功吸引国际教育组织落户上海,主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成为践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案例。
坚持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
坚持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思想,从此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可见,在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国际上还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本质上是“走出去”的问题。因此,如何让中国的声音“走出去”,始终是我们应着力解决的问题。相比于国产手机、新能源汽车等科技产品的出口,文化教育的“走出去”则更加困难。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高技术领域构筑“小院高墙”,阻止先进科学技术和优秀人才向中国流动以及我国先进教育发展经验和教育公共产品的国际传播,因而还需解决“引进来”的问题。
助力中国教育“走出去”
首先,从个体学习交流到参与国际测评。
自2006年起,上海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团队通过集体的努力,闯出一条国际合作交流新路,助力中国教育“走出去”。
在前期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团队首先于2006年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参加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09年测评》(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 2009),以期借助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所搭建的平台,通过全球统一标准的教育测试,检验上海基础教育发展成果,发现弱点盲点,并学习各国基础教育和教育评价的先进经验,为编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供实证研究和国际比较的基础。
然而,在提出参与PISA项目之初,团队的建议并未被看好。得益于上海市政府和市教委的支持以及众多学校的配合,我们得以以国际教育研究者的勇气担当,根据各国专家共同研究设定的国际标准,按年龄组人口分布的比例,从150所不同类型学校等比抽取近6000名15岁学生,参加PISA 2009试测研究中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学科测试以及相关问卷调查。
在PISA国际测评项目中,学生的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各国/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水平,即what或at what level。同时,PISA测试还要求所有参测学生和所在学校校长完成问卷调查,其结果揭示的是学业成绩背后的缘由和如何改善的路径,即why和how。通过问卷调查,还可以发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学习投入时间与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影响,不同学校间差异,乃至政府财政投入和政府教育政策与学生学习成绩和成长的相关情况及其问题。
上海学生连续多届PISA测试位列全球第一,震惊世界,使各国政府和专家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惊叹不已。
PISA测评还发现,除家庭之外,教师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和学业水平最大的单一因素,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于是,2008年OECD进一步组织了“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TALIS)。这是继PISA后组织的又一项国际教育测评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教师研究项目。TALIS分为教师问卷和校长问卷,从被调查国家/地区抽取的4000名初中教师和200名初中校长均参与调查。从2013年起,我们连续参加了TALIS 2013和TALIS 2018以及TALIS课堂教学视频研究(TVS)。上海教师出色的调查结果,使其再次受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英美等发达国家政府的关注。
其次,从参与国际测评到中国经验“走出去”。
PISA测评显示了上海学生的优异成绩,TALIS调查展示了上海教师的出色表现。这些成就让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走进世界舞台,使上海教育成为国际大众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吸引了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目光。一时间,各国官员、专家学者、教师和记者纷至沓来,他们都希望揭开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秘密,与上海开展合作研究、推进国际交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上海与英国开展的“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自2014年启动,由中英两国教育部共同领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英国卓越数学教学中心共同实施。英方每年派遣约100位英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来沪交流学习,走进学校、深入课堂,探讨学习数学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同时,英国政府全额出资,邀请多批上海数学教师到英格兰各地中小学开展教学示范,向当地老师和学生分享教学经验与技巧;邀请上海教师在英国中小学开展“教研组”(Teaching Research Groups,TRGs)活动;要求翻译上海数学教材形成编译教材——《真实上海数学》(Real Shanghai Mathematics),供英国中小学使用。通过多年的合作交流,英国学生在PISA、TIMSS等国际数学测评中的平均成绩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美国著名作家、《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oren Friedman)参观了上海蔷薇小学后,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上海的秘密》(The Shanghai Secret),总结上海小学办学成功的秘诀。德国教育家、OECD教育与技术总司长、PISA测试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曾写下《超越PISA:如何建构21世纪学校体系》一书,介绍中国的教育制度。美国重要智库全国教育与经济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NCEE)主席马克·塔克(Marc Tucker)多次来沪学习研究后著书《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世界银行专家在研究上海案例后,与我们团队共同发布了报告《上海如何做到:来自对世界最佳教育体系的洞察》(How Shanghai Does It: Insights and Lessons from the Highest-Ranking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World),介绍上海实现高质量教育的优秀经验。
PISA测试、TALIS调查和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吸引了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关注,让我们有机会走向世界,向世界讲述上海经验和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教育发展的声音,也为我们下一步创建国际组织打下了基础。
努力把国际组织“引进来”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与倡议。在此届大会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其中包括一项全球教育目标,即可持续发展目标4(SDG4)。SDG4由7项具体目标和3项实施手段构成,其中的SDG4.c提出“要采取国际合作在内的一切手段”,帮助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国“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可持续教育发展目标才能实现”。
同期,上海正根据中央的部署,建设“国际大都市”“全球城市”和“全球卓越城市”。2017年,上海市提出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不仅在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和贸易中心,同时还应成为文化教育、科技创新高地。
首先,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在此背景下,我们团队抓住时机,立即就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组织入驻上海的专题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提出决策咨询报告。我们建议,要不失时机在上海设立联合国二类机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教师教育中心(Teacher Education Centre Under the Auspices of UNESCO,简称UNESCO-TEC),并很快得到上海市领导、上海市教委和各相关部门,以及教育部的支持和指导。
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中国关于在上海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的建议赢得了国际社会认可和各国政府赞赏,并在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全体大会上获得批准,UNESCO-TEC随即在上海设立。
此后,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克服了诸多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困难,2021年,UNESCO-TEC终于在上海正式揭牌运行。可以说,UNESCO-TEC这一高端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平台终于被成功“引进来”了。
目前,UNESCO-TEC已经拥有自己的专用大楼、专职编制、独立预算,成为一个拥有实体的高端国际教育平台,还建立了中心理事会,创建了《中心章程》《财务管理》和工作计划等基本制度……各方面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UNESCO-TEC在国际社会中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除了做好UNESCO-TEC的本职工作,我们还充分利用团队的国际合作平台和经验,自2018年起为国家申报“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做好决策咨询、对外合作和接待交流工作。经过5年努力,在各成员国充分肯定中国教育发展成就、上海STEM教育的优秀成绩和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的基础上,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的决议。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也使上海成为全球首个既有一类机构又有二类中心的城市。UNESCO IISTEM的主要职能是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从幼儿到成人各个阶段包容、公平、适切和优质的全民教育,发挥STEM教育领域信息交流中心、网络中心、资源中心和能力建设中心的作用,服务教科文组织战略和会员国需求,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上海师大团队的同事们都为自己能够为联合国系统的两个国际教育组织入驻上海、为传播中国教育经验作出贡献而感到荣幸。
其次,发挥全球教育治理功能。
参与PISA测试、TALIS调查、创建UNESCO-TEC等不仅仅是一次成功、一项成果,其价值更在于展现中国教育发展成就,坚定自信自强信念;发现当前教育发展弱点、盲点等问题,学习各国先进经验,促进上海乃至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高端平台,传播中国教育经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根据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定,UNESCO-TEC被赋予“成为全球教师教育服务提供者、标准制定者、研究中心和资源管理中心”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教师和教师教育的知识生产、能力建设(研修培训)、信息分享和技术支持(技术与专家)。
与此同时,我们意识到,“知识生产”极为关键。没有可供世界各国分享的知识,就难以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于是,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国际公共教育产品,为世界服务。
例如,我们在为英国编译教材《真实上海数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教育水平,积极利用信息和数字技术,编纂了一版可供远程个别化学习的数学教材和电子学习资源——《共享树》(Share Mathematics),希望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分享我们的数学教育经验。目前,该产品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和保护。此外,我们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合作,研究开发《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标准》。
在“能力建设”方面,我们已连续8年,每年开设2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师队伍建设国际研讨班,为东盟国家举办各种主题的教师研修班,以及为坦桑尼亚、老挝等国开设多种教师研修班,分享教育理念与经验。如今,线下来沪参与学习交流的外国官员和教师已接近1万人,覆盖五大洲30余个国家,参与线上活动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在此过程中,我们逐渐树立了一个理念:不仅要讲让人听得懂的故事,还要让人愿意学、乐于试,这样才会有意义,才能让来自各国的受众,特别是来自文化差异较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教师,更加认同中国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中国在40多年的开放过程中不断地向世界各国学习和吸收人类教育和知识精华,结合中国的实际能力探索创新,才得以不断取得新成就。也正因如此,来沪学习的各国人员才会络绎不绝,我们的专家才会受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的邀请及委派,承担“技术支持”任务。
目前,我国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大多数为地方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在国家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走出去”两篇大文章的背景下,地方院校大有可为。
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与邻国交界接壤或隔海相望的地理优势、当地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与邻国语言相近或相通的语言优势、院校的理工农医和师范教育等特色专业学科优势,深入研究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发展需要,研究全球治理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努力寻找基于地方院校独特优势与世界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契合点,以新的方式走新的赛道,生产新的知识,创建新的平台,必将在“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得到跨越式发展与成长。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定能为全球治理、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作者张民选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李滢滢系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9期)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