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胡若晗)近日,京师全球暑期学堂首届“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阈下的汉字·汉语·汉学与社会发展”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此次研修班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是教育部首批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依托于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学三大学科建设。该研修班已获批为学校“京师暑期学堂”的重点项目,并顺利纳入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重点项目。
研修学习中,中外专家共建京师文明互鉴学堂,通过1场特邀报告“语言与术语的力量”,6场对谈“汉字汉语与中华文明”“国际汉字学发展与前瞻”“语言数字生态”“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语能力与多语教学”,2个圆桌论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古汉语人工智能模型‘AI太炎’发布仪式暨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座谈会”,2场分享会,3次游学“故宫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发展实验室”,围绕汉字汉语教学、国际中文教育、民俗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议题深入探讨,共赴一场思想交汇、学术互动、文化交流的盛宴。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周为指出,此次研修班的举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表示,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发挥学科、人才、文化和技术优势,瞄准国际发展前沿,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多方协同创新,在服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数字化和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国际化、全球化等关键领域不断探索,成就突出。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宋永波提出,研修班对于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以及当今中国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理解和尊重,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