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六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要成效与经验

发布时间:2024-09-18 作者:陆一 孙迟瑶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实现重大进展,积累了重要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重塑。面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提升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深入推进评价改革,塑造人与数字技术共生的智能化高等教育生态。

◎关键词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国教育大会;创新驱动;教育数字化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更在质量和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升级,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面向党中央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宏伟目标,高等教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总结和运用六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着眼未来、长远谋划,提升改革的系统性和政策的连续性,为建成教育强国和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展与成效

1.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崇高使命。六年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进展与成效主要体现在培养规模、培养质量、培养实力等方面。

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8年的48.1%提高至2023年的60.2%,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全民人口素质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全面启动“双万计划”和拔尖计划2.0,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累计在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学生培养基地,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范式”。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高等教育由“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取得关键性进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力不断增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截至2023年已创建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动一批顶尖专家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带动高校教师主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成长提供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全面铺开以“双万计划”为代表的一流金课建设,成立25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培育打造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教材、经典传承教材、示范性新形态教材。“101计划”实现由点到面扩容,正在加速推进100余门兼具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基础学科核心课程与配套教材的建设。

数字化引领教育创新发展新赛道。建成“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平台内容不断丰富,已汇聚高等教育优质慕课2.7万门,覆盖本科12个学科门类,93个专业类。持续推进“慕课西部行计划”从1.0到2.0的升级与数字支教创新试验,通过虚拟仿真、智慧实验室等技术平台提升西部高校人才培养成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从“互联网+”到“智能+”的拓围、深化与创新。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提升高校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感。

2.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将科技创新与科研育人紧密结合,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科研队伍。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汇聚了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青,是高水平科学研究人才的聚集地。数据显示,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了数百万的研究生培养与青年科研人员发展,为国家高素质科研队伍的梯队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高校科研以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坚持“四个面向”,彰显问题导向,服务国家需求。近年来,高校科学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持续增强: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和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研制了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等国家利器,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

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方向,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达到97.9万人,较2018年增长约28.1%,人才队伍呈现学历高、视野宽、活力强、梯队衔接的特点。六年间,高校承担了超过80%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项目,以中国为观照产出著作、学术论文、研究咨询报告等学术成果超260万项,历经两届评选出3000余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丰硕。

不断优化科学研究管理机制,发挥高校多学科资源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2018年以来,高校主动瞄准国家战略前沿,组建跨学科集成创新团队,贯通“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以高温气冷堆技术、医工融合的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航天与月壤钻取系统、“天鲸号”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发挥有组织科研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持续加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与学术规范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构建积极良好的学术文化。近年来,高校坚持思想教育、制度建设与监督查处三管齐下,健全完善科学合理、权责一致的科研管理制度,明确科学研究的行为规范、学术标准和伦理要求,倡导严谨治学的科研学风建设。伴随党和国家以及高校对科学研究作风、学风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与学术规范建设成效正在显现。

3.激活社会服务资源要素,构建社会服务新格局

一流大学提供一流社会服务,这既是社会繁荣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一流大学的崛起无不将自身办学定位与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六年来,高等教育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有效对接,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高校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长极。一方面,与企业等部门紧密合作,在集成电路、储能技术、人工智能、医学攻关、生物育种等核心技术领域,分批布局建设4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另一方面,高校不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营造科研创业良好环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近年来,高校开设3万余门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共有100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带着科研成果兼职或离岗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高。

锻造高端智库平台,全面提升咨政服务能力。高校智库肩负着生产政策思想、培养政策人才、影响政策制定等使命。与政府、民间智库相比,高校智库研究基础扎实、学术积淀深厚、学科门类齐全,能够较大程度保持客观性与独立性,是大学聚焦服务贡献、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关键环节。《中国智库报告(2021-2023)》显示,高校智库近年来发展迅猛,已占中国内地超千家智库的42.6%,多个高校智库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和培育单位。

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近年来,高校积极承担科普责任,设立专项经费和专职科普岗位以支持师生创作科普内容,开展科普讲座,组织科技展览,开放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而实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等目标。

4.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乃国家之魂,民族之根。高校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自觉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在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融会贯通和胸怀天下中,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发挥高校优势,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学科布局齐备、智力资源丰厚等显著优势,在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方面走在前列、主动作为,以学科建设、学术平台建设等推动理论研究与阐释,充分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坚定师生文化自信。高校思政课教师增至14.5万人,综合师生比已总体达到中央要求,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立德树人骨干力量稳步夯实。高校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立德树人工程,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师生主题社会实践,引导师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陶冶情怀情操、坚定理想信念。106所高校陆续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围绕10余项传承项目的体验、研究、发展、交流等方面打出“组合拳”,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育人作用显著。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本土性学理支撑。六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逐步优化、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新增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国古典学专业;马藏、儒藏、清华简等一批中华文化重大学术研究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取得长足进步,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开放包容,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世界文明搭建沟通桥梁。高校积极发挥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的独特作用:60所高校发起成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积极筹办“学术中国”等国际高峰论坛;文化交流与合作范畴不断拓宽,为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搭建平台,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文化、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打开“思想之窗”,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5.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开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高校职能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关系中,准确把握教育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充分认识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向度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扩大高校全球影响力。“引进来”强调学习借鉴,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与创新要素,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走出去”要求高校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目前,我国已与5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推动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互鉴。高校积极打造“中美公共外交论坛”“全球文明论坛”“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等国际交流平台,推进多元化交流合作机制。

设立国别与区域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与外交大局。2022年,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纳入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抢占学科建设新高地,多校倡议成立“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与“中国区域国别学共同体”等大型区域国别学术组织,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国际交流专业人才提供制度化保障。

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优化,生源国别多样化发展,国际化课程体系日渐完善,高校逐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留学生教育发展道路。在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指导下,高校逐步探索趋同化管理体系,增强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制度与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通过构建“中国概况”等课程体系、打造中华文化研学基地等方式,帮助留学生读懂中国、感知中国、融入中国。

搭建在线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新平台。2020年,我国牵头成立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目前已举办四届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为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提供跨国界、跨高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依托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开设了341门次全球融合式课程,推出10个全球融合式证书项目,学习者近2540万人次。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中国范式促进中外青年互学互鉴,成为革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原则与根本保障。加快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教育系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在高校建设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三是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使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一肩双挑”,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党建工作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使高校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凝聚广大师生在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把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要发挥龙头作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综合改革涉及管理体制、办学机制、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多个领域,通过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能力与水平。高校聚焦健全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有组织系统化的科研创新范式、畅通以合作共享为基础的教育开放生态等关键着力点,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二是系统谋划,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围绕“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推动形成多层次、多样化高等教育发展新高地。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推动形成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彼此有机关联的高等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多元需求。三是高等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大系统协调契合,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促进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布局,服务产业创新升级,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提供支撑、贡献力量。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这一理念强调坚持系统观念,要求充分认识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逻辑和内在规律。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同时,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作用,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高校科技研发与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当好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之源。要高水平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企校联动搭建高等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高校在关键领域布局人才储备,不仅重视能够带来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战略科学家,也关注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广泛形成“破五唯”共识,进一步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评价是导向,更是牵引,高校更充分、更全面地认识评价对激发教育活力与创造力的系统性作用,进一步优化教育评价手段,形成基于充分数据资料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评价体系。一是客观(形式)评价与主观(内容)评价相结合,行政评价与同行评价相递进。客观评价采集数据更科学、多元,对人才的刻画更加精细确切;主观评价中“代表作制”“同行评议制”则有效弥补量化指标的片面性。高校同步强化匿名和回避等制度建设以提升主观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二是短周期与长周期评价相协调,评价目的由“为结果而评”逐步转向“为人才发展而评”,通过调整评价手段促进人才充分涌现,营造开放创新的科研生态。整体而言,高校更加注重多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发展性的教育评价改革,新的评价理念与模式在人才的识别与激励、面向国家战略目标的高效率资源配置、对广大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价值引领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重塑,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高等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提供更加优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教育实践中,高校创新教育要素配置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逐步创设数智融合的教育数字化基础环境,构建灵活开放的数字化学习成果互认机制,培育数字素养持续提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完善数据赋能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共建数字化学术创新研究网络与合作平台,推动高等教育系统性跃升与质变。高校积极响应数字化战略行动,参与构建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不断丰富数字科普资源,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高校依托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和数字教育大会,深入开展在线教学国际交流合作,实现慕课“资源出海、活动出海、服务出海、标准出海”,为全球高等教育变革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展望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高等教育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新征程,加速形成“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创造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成就。当前,党中央进一步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宏伟目标,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和新目标的要求,需要着眼未来、长远谋划。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应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以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赋能教学创新的活力动力,建立以创新、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尊重创新、鼓励探索的良好风尚。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与结构,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相较于精英化阶段为国家和社会选贤任能的目标,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要在此基础上为多数人提供多元适配的学习机会。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受教育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建立中国特色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使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自身优势,追求卓越、办出特色,更好满足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牵引,提升各类高校开展有目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要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构建面向全球优质高等教育的多边合作关系。

推动高等教育评价改革走向深入。近年来,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被评价”心态在高校教育实践中仍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原始型创新与颠覆式创新所需的主动反思力与自主判断力。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出发,要在评价改革中突出“创新”的引领地位,激发师生的自我驱动与内在活力。

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在充分释放,为实现教育教学个性化、智能化,重塑教育形态,推动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技术具有双面性,安全、可信、可靠既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时必须面对的问题。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关注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的应用边界,科学规避数字伦理与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治理标准与伦理规范,塑造人与数字和谐共生的高等教育生态。

【作者:陆一 孙迟瑶,单位: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原载2024年第17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