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第二课堂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是高等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连理工大学,各国留学生在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内,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他们了解中国、认同中国、服务社会、放眼世界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主线突出,引领国际学生沉浸体验中国
自2022年起,大连理工大学规划并实施“一主线、四结合、五融合”的国际学生第二课堂工作方案:“一主线”即致力于培养“知华、友华、助华”的优秀国际学生,“四结合”即学生培养方式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学历和非学历生相结合、长短期项目相结合、第一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五融合”即在学生培养方面形成中外学生相融合、国情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留学生培养与学部学院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招生与校友相融合。
在中国文化课程的第二课堂上,“舌尖上的中国节气”受到了国际学生的广泛欢迎。各国学生既体验到距离中国人日常生活最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通过“文化+实践”的形式,调动了认知文化的全部感官。当同学们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拔丝地瓜”,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更有同学表示,学会做地道的中国美食,也是来到中国的一个心愿,回国以后会亲自下厨,让自己的亲人们也能品尝到中国的味道。
作为直面百姓的重要窗口,社区是国际学生接触、了解中国社会的理想场所之一。大连理工大学的中国国情考察课程带领国际学生走进绿景社区,引导各国青年体验新时代中国社区法制宣传、环境保护、公共空间营造等社区治理手段和理念,培养国际学生观察中国社会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社区这个生动的课堂上,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不再只是平面的图片和文字,社区里的中国故事立体而翔实;解答学生问题的也不再只是授课教师,还包括了与他们面对面的基层群众和干部。亲身体验到最真实的百姓生活让国际学生想象中的中国鲜活起来,人民至上的故事在国情考察课的第二课堂上被讲述。
把讲好中国故事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在第二课堂的育人过程中,让文化的浸染和熏陶对各国青年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平台的重要目的之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国际学生通过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从中汲取中国文化的精神滋养和历史智慧,深入了解全面而真实的中国,也推动了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向世界。
“五育并举”,助力国际学生全面发展
留学的体验,常常伴随着学业和生活的种种酸甜苦辣,外界的纷扰、成长的困惑,是来华留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考虑到国际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业优势,心理健康类第二课堂在帮助国际学生缓解日常压力,提升自我认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一方面锻炼了国际学生尝试用有效、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审视自己也看到他人,学习自主地应对学业挫折、文化冲突、心理压力、焦虑情绪等可能带来的心理困扰,保持正常生活和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协助国际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留学目标,认清自身的发展潜力,更积极地承担生活责任,度过健康快乐的留学生活。国际学生们纷纷以“放松”“快乐”“真棒”“解压”“既放松又开心”等词汇总结表达了自己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感受与体验。来自巴基斯坦的MUHAMMAD ALTAF表示,专业的心理辅导让他轻松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解压小技巧,帮助他以更平衡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即将到来的考试。
高等教育的使命之一在于让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心理健康类第二课堂丰富了国际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来华留学生仍处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用怎样的方式引导他们成为有担当的世界公民是国际学生第二课堂值得探索的方向。在公民素养类课程上,传统美德的熏陶为国际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
在大连中山桂林养护院(二院),学生们第一次亲眼看到了中国老年人的美好夕阳生活。在走进养护院之前,中国老年人的生活场景是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学生们表示,虽然在课堂内外听说过中国是个尊老敬老的国家,但他们不曾亲耳倾听过老人们的人生故事,更不曾深入体验过中国老人的日常生活。国际学生为养护院的老人们送上了自己编排的歌舞,给老人们带去了快乐,同学们表示,这份小小的成就感足以让他们珍藏很久。
养护院的第二课堂体验深深触动了国际学生,不仅让他们对中国敬老爱老的美德多了一层认识,也引发了他们对如何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的思考。来自韩国的刘采潾同学表示,养老产业在自己的国家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来华留学前,虽有亲友从事养老相关工作,但自己多少有点抵触,第二课堂的实践让她有机会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意义和价值,是难得的体验。
学用结合,坚定国际学生理想信念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包括专业基础扎实,还要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国际学生也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整合的能力、广阔的全球视野以及领导和实践能力。第二课堂的企业参观实践为国际学生提供了树立学业目标和职业追求的理想契机。
走出校园,国际学生来到总部位于大连的IT科技公司东软集团,从产业创新变革推动者的视角见证了中国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第一课堂上,学生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理解或许多靠想象。而在第二课堂上,智慧医疗、大数据与智能技术、物联网与5G、云医院平台等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了科技的价值和潜能。走在高新区的路上,学生们常能看到无人驾驶的公交车驶过;走进企业实践课堂,新一代的汽车基础软件平台、智能座舱、自动驾驶、EV动力系统、车云一体等关键领域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纷纷呈现在大家面前,同学们饶有兴趣地交流起中国企业如何在自己的祖国发展,兴致勃勃地展望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革与发展创新,不仅凝结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伟大的历史智慧,还蕴含着成功的历史经验、深刻的历史规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宝贵资源。作为首个获批“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校园地标,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是国际学生第二课堂打卡之选。
对于不远千里来校求学的国际学生来说,与自己就读的中国大学建立情感连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把学校的发展历史和科研精神融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有效增强了“00后”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校史馆里陈列的笔记、日记、书信、题词等手迹,奖牌、印章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实物,论文、回忆录、新闻报道等文献,照片、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带领国际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见证学校一路走来的一个个重要历史时刻。以此激发国际学生对学校、对中国的认同感,凝聚成支持他们奔赴理想的力量。
未来,大连理工大学将继续拓展和延伸国际学生第二课堂的内涵,打造更完整的课程闭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润物无声的第二课堂,培育更多走上世界舞台的来华留学青年。(作者张天昊系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张焱系学院院长助理,刘欣、付崇彬、赵雨婷系学院国际学生辅导员)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10期)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