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育成为推动全球农村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

发布时间:2024-11-11 作者:杨匀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世界上79%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如何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村人口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社会,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 

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关乎许多国家的未来,农村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引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以下简称“职成教育”)体系建设与转型对适应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至关重要。

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均在职成教育促进农村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样在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方面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

2024年6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下称农教中心)与合作伙伴一道举办中国-东南亚职业与成人教育转型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讨会,邀请中国及东南亚各国职业与成人教育管理者、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交流分享各国的治理实践经验,探讨如何运用新技术创新教育模式,培育满足未来农村发展需求的人才,为区域乃至全球的农村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image.png

中国-东南亚职业与成人教育转型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讨会

职成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审议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发展合作指引方向,提出人类(people)、地球(planet)、繁荣(prosperity)、和平(peace)、伙伴关系(partnership)5P愿景。这一愿景的达成与教育息息相关,可以说,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

当前,全球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全球仍有2亿多儿童和青少年处于失学状态,7亿多成年人缺乏识字技能,许多国家教师短缺,教育事业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尤其在职成教育领域缺乏资金投入……这些都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严峻挑战。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正向纵深推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

职成教育成为全球应对时代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点。2022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22-2029年)》,重点关注如何培养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技能。2022年6月,第七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通过《马拉喀什行动框架》,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呼吁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相匹配且高质量的职成教育。2022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强调重新审视技能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敦促决策者加大面向未来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终身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教育处处长张淞云在研讨会中谈道:“中国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国家战略加速推进,以数字化服务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完善终身学习的政策法规、组织机构、教育体系,推动全民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

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中国职业院校数量和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一直在稳步增加。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在我国的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有70%以上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可见,中国职业院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东南亚各国同样意识到教育,特别是职成教育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增加职成教育投入、建设职成教育体系和制定相关政策等方式保障可持续发展。例如,新加坡推出了“未来技能”项目,有专门的国家机构分析未来所需技能图谱、矩阵并由政府资金支持相应的培训项目;文莱实施“21世纪国家教育体系”(SPN21),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促进文莱学生具备迎接21世纪挑战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建设有8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推动终身学习;泰国设有职业教育委员会进行劳动力的发展和管理,以满足国家的人力资源需求;马来西亚在进行教育规划时一直考虑人口组成变化,在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以保障需求旺盛的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

职成教育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方式,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世界上79%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如何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村人口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社会,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的职业教育是有温度的职业教育,“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是典型的中国职教理念。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优质资源体系,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显示,15%的高职院校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过5000人/日,培养了大批“土专家”“乡创客”,有效服务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职业学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2013年至2020年底,中国累计有8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专家、调研与培训项目主任李光对表示,职成教育应该逐步完成从工业化技能培养向服务人的发展需要转型,培育有生态文明意识,也有技能与能力的人才,服务于农村发展。与此同时,面对AI浪潮的到来,中国职业教育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技能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白滨在研讨会上提出,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农村学生不被机器取代、可持续发展的技能是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更多地关心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如解决问题、复杂沟通、交流合作等能力,而不是进行单一的技能培训。

在中国,职业教育为农村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持,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由农教中心、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国家开放大学牵头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将农村的终身学习活动与农村当地的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传统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通过参与式学习提高个体的技能与能力,实现教育与发展的共赢,这也成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乡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本次研讨会上,中方专家还积极分享了地方典型案例及项目经验,为东南亚其他各国通过职成教育推动农村发展提供思路。其中,上海市坚持“学习让乡村更美好”理念,通过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学习型乡村建设,培养新型村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获得了各方关注及点赞。

上海市虽然是一座国际型大都市,但仍有1500多个行政村,乡村常住人口266万人,占比10.7%。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上海开放大学社区教育部主管王一凡在会上介绍,目前上海市已搭建了全层级教学网络,完善了四级线下体系,依托9家区级社区学院、108所乡镇社区学校、1570个村学习点以及田间教室、农家书院等乡村特色的学习场所,实现农村学习环境全覆盖。同时,上海市也开通了线上学习平台,依托远程教育优势,通过上海学习网向村民提供了超4万门在线课程,年点击量超过400余万人次。

东南亚各国同样在职成教育促进农村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一些国家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普惠性,让教育更多更公平惠及民众,如柬埔寨对于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权予以重点关注,设有“扫盲计划”及“创收计划”为农村贫困人群提供学习机会,实施基础教育同等学历计划(Basic Education Equivalency Programme,简称BEEP)为他们提供线上教育,完成即可参与市级层面的职业教育;印度尼西亚实施了SMK(Sekolah Menengah Kejuruan,职业教育中学)农村发展计划,将职成教育融入农村发展,应用在16个省、134所职业学校以及273个乡村,旨在加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学习,推动农村发展。还有一些国家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让教育与现实需要紧密相连,如新加坡通过产业引领绿色经济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泰国推动教育与产业融合,为农村人口增加技能;越南通过不断提升与改善课程设计,推动职业教育课程进一步满足产业需求,以期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

image.png

2024年2-3月,在BANDARDARULAMAN社区学院开展装饰课程

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地缘相近、人文相通,拥有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2021年,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教育推动农村发展实践经验方面的沟通交流,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探索未来合作发展可能性,是此次研讨会的题中之义。各国嘉宾在讨论中都表示,农村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未来,教育的转型发展刻不容缓,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东南亚各国携手共进。

中国一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一方面,通过职成教育的转型,主动拥抱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农村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我国现在已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职业教育学习使用无人机、大数据等新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生产力。另一方面,科技产业革命也促进了职成教育转型。目前中国建设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已向全社会乃至全球学习者免费开放,大量农村学习者得以通过数字化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形成终身学习的新模式。

中国职业教育是开放的职业教育,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不断实现提升。在助力国际产业合作方面,中国职业教育伴随中国企业和产品一起“走出去”、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了一批 “鲁班工坊”和“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培养了大批懂中文、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地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在推动技术文化交流方面,中国积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会友、以赛促技的方式共同提升。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一直秉承打造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的目标,积极分享职业教育助力减贫脱贫、拉动就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和做法,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领域,开展双向合作办学、专业共建、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合作。2017年启动的“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简称“双百计划”)和2023年启动的“中国-东盟职教合作领航计划”(简称“领航计划”)就是其中的代表。

截至2022年7月,“双百计划”聚焦高铁、通信、智能制造、航空航海、电子商务等特色专业领域已遴选出5批共100个“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通过来华留学、境外办学、师资培训、联合培养等合作模式,打造了一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样板。“领航计划”旨在推动更为紧密的政校行企合作、师生双向交流、标准和课程共建,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共同实现深度跨境产教融合,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已举办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和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全体大会,并组织校长及骨干教师能力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营、赴东盟国家中国高职院校代表团、东盟驻华使节职教中国行、联合课题研究等多项合作。

在这次会议的主旨演讲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教育项目官员裴伯庸分享了《面向2030:中国教育扶贫实践》里的多个案例。书中提到,教育是人类获得能力、提升技能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受教育权的缺失既是贫困的主要表现,也是导致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因此,普及教育是积累人力资本和消除贫困的关键途径,保障受教育权是消除社会排斥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论是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是助力农村脱贫及可持续发展,高质量教育,尤其是职成教育在其间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都有农村,也都有大量农民,中国更是具有丰富的农村脱贫经验。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以农教中心为典型的一批机构组织,正在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开展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贡献中国力量。(本刊记者 杨匀)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1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