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2024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年度交流暨推进会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4-11-15 作者:焦小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11月14日,“2024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年度交流暨推进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来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院校的240余位嘉宾与会,会议通过工作报告、主旨报告、信息发布、分组研讨等多个环节,总结项目进展与成效,交流思想与经验,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共同推动项目更加有效地服务高校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进高质量国际化就业。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程卫星分别致辞。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对2024年高层次项目的亮点成效、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新形势下如何以项目为坚实依托,进一步全面加快和系统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他希望各方携手推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共同为实现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原副校长浦跃朴对2024年项目专家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能否培养出有效参与对外开放和全球治理的高素质人才。多方携手、共同发力是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方式。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冯伟,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启红,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项目专家、中国报关协会会长朱高章和美国西北大学麦考密工程学院副院长 Erik Luijten分别作了主旨报告。

与会代表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围绕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目标,更是基因”“千条线与一根针,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与探索”“‘走出去’与‘引进来’,中外双导师科研工作坊的创新实践”“基石,全球治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有效表达”进行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迫切需要国际化人才,各方应加强有关交流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据悉,为适应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于2020年发起实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秉持人文交流理念,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核心,紧紧抓住意识培育、课程建设、学术创新、实习实训、教师发展5个关键环节,推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交流共享,开创“讲座-课程-实训-学术-输送”的全过程培养体系。目前,项目已吸引114所中国高校加入,惠及师生45万余人,成功帮助1200余名学生赴相关国际组织、外国驻华使领馆和跨国企业等220余家单位实习,积极助力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中科浩博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协办。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