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024级学生迎来“开学第一课”——参观学校“红柳创客梦工厂”,学生深入了解机器人科技创新中心、数学建模创新中心、信息创新中心等。“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并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该校材料学院副院长何玲表示。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韩建平介绍说,学校自2016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来,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跨学科融合,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已开设222门创新课程,同时设置6个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定期修订和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实施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3年,面积约4019平方米的两校区“红柳创客梦工厂”正式投入使用,并下设15个与专业学院共建的创新中心,学生可以自由学习、加工制作、分享路演,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架起了教育端与产业端之间的桥梁。据统计,学校每年举办各类竞赛100余项,参与学生超过15000人次,在各类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00余项。
“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有效结合,教学设计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平台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结合。”该校教务处处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张清辉说,学校还探索开办16个方向的“新工科/新文科+”创新创业实验班,以项目引领、竞赛驱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
“我们组建跨学院、跨专业的项目团队,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有效提升了团队科研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024年国创赛国家级银奖获得者、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俞佳阳说,他已凭借优秀成绩和科创成果保研至浙江大学。
与此同时,学校将“大思政”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大课程”,将社会责任和价值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活动组织中。兰州理工大学每年都会组建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从“红柳创客梦工厂”出发,用智慧服务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2020年,“红柳智链”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代表深入甘肃省东乡县布楞沟村,帮助“布楞沟农特产品体验馆”建起淘宝店铺,通过直播帮助当地群众致富。
“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还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优良的职业道德。”韩建平表示,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以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赋能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大学建设。(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