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郝文斌 记者 王志鹏)近日,在第十五届全运会龙舟项目安徽选拔赛中,亳州学院猛龙队劈波斩浪,包揽男子100米、200米、500米项目冠军,9名队员入选安徽省龙舟队,即将代表安徽省征战全运会龙舟项目比赛。据悉,这支成立仅4年的队伍,在2024年第12届中国大学生龙舟赛中已勇夺4项冠军,赢得代表国家出战2026年亚洲大学生龙舟锦标赛混合组比赛的资格。
亳州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既无丰富的水资源,也无赛龙舟的传统。然而,就是在这片水域面积仅17.8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亳州南湖上,亳州学院龙舟队硬是划出了一条“逆袭”之路。
2021年,安徽省举办龙舟选拔赛,毫无龙舟基础的亳州学院临危受命。没有专业选手、没有训练课程,甚至缺乏器材支持,如何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队伍?选拔与培养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以主教练武守江为主的教练团队制定了严苛的选拔流程:首先是通过体能测试,全面考察队员的耐力和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其次是进行水上适应性训练,细致评估队员的平衡感与操控力。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从体育系50余名篮球队员中挑出14人组成了首支龙舟队。
出乎意料的是,刚刚上龙舟训练,队员们就遭到了“迎头痛击”。“起初,连握桨的姿势都是错的,更别提稳稳操控龙舟,保持平衡了。”队长曹亚鹏苦笑着说,由于缺乏经验,划桨过程中,有时因用力过猛、桨频过快,龙舟摇摆晃动,有时因队员发力滞后,跟不上节奏,龙舟前进乏力。
更为艰难的是,队员们还同时面临着体能和心理压力的“双重挑战”。队员曹志远摊开双手,上面布满厚厚的老茧和新旧交叠的伤痕:“长时间划桨训练,手掌都磨出了血泡,胳膊酸痛到抬不起来。”队员陈孟杰说:“每天清晨,同学们还在睡觉,我们已在训练了。晴天,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在训练;阴雨天,我们依然在训练,几乎没有周末和休息日。”
高强度的训练下,接连有几名队员萌生了退意。武守江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减少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强度,适当增加技术训练,并鼓励队员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以体育精神克服它、并战胜它。
队员们重振信心,全身心投入到集训中。早晨5:50,队员开启体能特训;烈日当空,他们在湖面挥汗如雨;夜幕降临,他们在训练室进行战术复盘。几个月下来,他们皮肤晒得黝黑,手掌结起厚茧。
2021年,亳州学院龙舟队首次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龙舟项目安徽选拔赛,一举夺下公开组500米直道赛冠军、200米直道赛冠军,成为赛事最大的“黑马”。此后3年,该校龙舟队接连参加8次省级以上比赛,狂揽33个冠军,成为国内高校龙舟的新锐力量。
龙舟队的成功,是亳州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扎实推进 “五育并举”,坚定不移走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加强对体育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体育品牌项目持续增多,育人质效不断提升。清晨、傍晚或晚上,在校园的操场、体育场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师生越来越多,体育精神如春风一般吹满了校园。
如今在南湖驻足,仍会看到龙舟队在湖面上劈波斩浪,昂首奋进的场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征战全运会,站上亚锦赛的领奖台上。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