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全体船员听令!今晚,我们要驶向解放区!”近日,上海海事大学校园内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海上对话”,百余名师生齐聚忠信笃敬广场,共同体验沉浸式团课《海辽轮起义》首演。
1953年版“伍分”人民币上,印着海辽轮的图案。1949年9月19日,这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商船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划下,冲破重重封锁抵达大连港,于开国大典当天举行升旗仪式,成为新中国第一艘升起五星红旗的海轮。
日前,上海海事大学与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校友方枕流和海辽轮的故事以沉浸式课堂的形式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将舞台搬到校内广场,师生亲身参与到历史学习、剧本创作、角色打磨、现场演出等环节,感悟先辈精神,砥砺报国之志。
这堂生动的团课带领青年学子“重返”历史现场,感受航海先驱的信仰与担当。演出前,参演学生深入校史馆研读史料,规划航线;舞台上,他们化身船员,在“敌机侦察”时焚烧棉纱制造浓烟,在“特务盘查”时以灯语周旋,以细节还原历史的惊险与智慧。
观课后,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232班的罗俊兰兴奋地说:“作为海事学子,‘ 蓝色血脉’中流淌的不仅是航海精神,更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海辽’轮起义不仅是航运史上的丰碑,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上海海事大学团委书记赵大为表示,通过沉浸式演出,学生在角色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演绎中体会先辈的抉择——这种“共情”远比教科书更震撼人心。
青年学子上演沉浸式团课《海辽轮起义》。学校供图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