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强)6月30日,第十一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洲论坛”在巴黎圆满举办。
2025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重要节点,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经济深刻变革、可持续需求增长、供应链格局重构等多重不确定性挑战下,企业需在新价值链崛起的当前重新审视自身的商业发展模式。中法两国作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典范,正以开放为锚点,深化战略协同,探索重塑增长的重心。在此背景下,中法双边关系领域范畴不断拓展。
此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巴黎大区工商会联合主办、中欧DBA课程协办的2025第十一届中欧“欧洲论坛”正式举办,聚焦“不确定时代:开放重塑增长”主题,特邀中法两国政商学界重磅嘉宾共同探讨以上关键议题。该论坛是中欧DBA课程海外模块组成部分,因此33名来自中欧DBA在读学员参加了此次论坛。
第十一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洲论坛”活动现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图
论坛伊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视频致辞。汪泓表示,在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开放”才能在不确定中创造确定性。她强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2012年发起“欧洲论坛”,这是学院践行“致力中欧交流”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她表示:“诚挚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论坛上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探寻方向。以开放拥抱机遇,用合作战胜挑战,一起谱写共同繁荣的新篇章!”
随后,巴黎大区工商会会长Dominique Restino致欢迎辞。他表示:“在当前诸多快速变革下,如价值链重组、可持续发展挑战加剧、经济主权日益受到重视等,法中关系正开启全新篇章。法国企业亟须顺应时代变局,而中国是诸多领域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法国企业的重要市场——对法国优势产业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市场正经历深刻转型,产业格局与监管态势也在持续演进。”
他表示:“很欣喜看到本届论坛能以‘开放’为主题,并汇聚了近三十位中国商界领袖共襄盛举。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开放是一个战略抉择——它意味着深化对话、提升适应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巴黎大区工商会正是秉持这些精神服务海内外企业,也将继续深化与来自全球的伙伴尤其是中国伙伴的合作。”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栋发表开幕致辞。他指出,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来,逐步构建起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法合作的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在过去50年间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望未来,陈栋对如何把握新机遇、创造中欧、中法合作新的增长点分享了三点看法。
随后,法国前总理、法国政府中国事务特别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合作有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就是无知”,相互理解对于构建协作、开放的法中关系至关重要。展望法中关系的未来,他表示,首要任务就是增进共识,并对此提出建议:“我们欧洲人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去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了解中国是什么;而我们的中国朋友也必须理解欧盟是什么——这是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新性建构,是民主国家汇聚在一起并通过长期的协调过程自然而然地共同决策的产物。”
据了解,本场论坛是中欧DBA课程海外模块的组成部分,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中欧DBA学员团队将走访法国和瑞士多个城市的知名企业,并参与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及研讨会。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