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光明)在“河红茶专题展示馆”聆听千年茶脉的兴衰故事,在生态茶园的青翠梯田间探寻绿色共生的振兴密码,在分水关古驿道的斑驳石碑前触摸“万里茶道”的历史余温……日前,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草木间”茶文化探访实践队循着“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奔赴江西省铅山县,开启了以“寻脉千年茶韵,对话生态非遗”为主题的“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站抵达铅山县“两红馆”,深入了解“红茶鼻祖”河红茶的辉煌历史与复兴之路。在珍贵的史料与文物前,学生们学习了“河红茶”从宋元兴盛、明清鼎盛到一度沉寂,再到新时代重焕生机的跌宕起伏历程,深刻体悟到一片叶子承载的文化重量和兴衰之道。带着对历史的思考,实践团随即来到铅山县河红茶产业发展中心,一场聚焦“河红茶”产业现状的“面对面”座谈交流就此展开。县茶行业协会会长夏田辉介绍了河红茶的历史文化与万里茶道起航脉络、历史荣光及申遗进展情况,讲述了茶行业现状、市场挑战与发展趋势。
循着缕缕茶香,实践团走进省级龙头企业——黄岗山茶厂,通过“茶叙座谈+车间走访”的沉浸式研学,与省级非遗“河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姜维平深入对话。座谈中,姜维平以“鲜叶6毛到700元的价值跃升”为脉络,讲述了20载坚守初心的创业故事。这场跨越两代人的交流,将非遗守护薪火、产业振兴乡村的信念深植青年心田。
在仙山岭,实践团成员们在当地茶人张志刚带领下,徒步赣闽古驿道(茶马古道),穿越北武夷山野生茶林,踏访了万里茶道第一关——分水关,触摸茶叶贸易的历史年轮,感受着生生不息的茶脉传承。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来到铅山县石塘,参观历史实物、聆听现场讲解,了解“茶路与纸路交织”的文化密码;在百岁老红军冯品荣历经83年重新入党的坚定理想信念的感召下,在矿工诗人姚筱舟对党深厚情感的感染下,齐声合唱经典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此次铅山之行,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实践团以河红茶千年文脉为基,以万里茶道历史遗存为径,系统触摸了铅山县“茶产业+文旅+红色资源”融合发展的独特肌理,也为校地双方未来在茶技术推广、茶文化传播、乡村旅游项目策划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