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聚焦“一老一少” 青春提笔绘民生

发布时间:2025-07-16 作者:闫依铭 庞珂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闫依铭 记者 庞珂)“爷爷奶奶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好的成绩单。”在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罗庄街社区“党建+爱心小食堂”的调研现场,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梦童心,情暖夕阳”实践团成员郭耀涛,正在整理老年膳食营养问卷。

这支队伍充分发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的专业优势,对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进行“把脉问诊”,形成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优化方案》将纳入河南省第八届“出彩中原”项目调研报告书。  

据了解,该实践团以志愿服务为核心,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充分发挥“旅游+地理”的学科优势,对社区儿童开展暑期教学帮扶,对社区老人进行访谈与关爱服务,契合社区需求开展文化讲座、周边旅游资源微体验及手工艺活动等。

在社区活动室,另一场“非遗课堂”正精彩上演。团队成员们将茶艺、剪纸等传统文化课程设计成“闯关游戏”,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文化魅力。“我们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翻译官’,让古老技艺焕发青春光彩。”队员李映萱告诉记者,这种“专业+服务”的模式,正成为旅游学院实践育人的特色品牌。  

“从课本上的‘老龄化社会'到眼前的银发群体,我真正读懂了‘民之所盼'的含义。”在香山社区食堂的调研笔记中,研究生丁利蓉这样写道。学校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把课堂搬到社区院落、养老机构,让学生们在服务中深化理论认知。  

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团队指导教师翟方在实践动员会上强调:“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为此,团队构建“双轨导师”培养体系,配备专业教师5名和思政教师4名,打造“理论研学+实践赋能”育人闭环。

翻开实践团的“服务日志”,一组数据令人动容:累计课业辅导120课时,走访独居老人83户,收集民生建议56条。这些数字背后,是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民情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从黄河岸边的非遗保护到太行山区的旅游规划,从社区养老的‘青春方案’到儿童关爱的‘智慧陪伴’,旅游学子正以青春之我,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答卷。要让每项社会实践都成为国情教育的活教材,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书记冯峰说。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