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南师范大学:让学生扎根课堂拥抱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7 作者:刘吉磊 陈锐 庞珂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吉磊 陈锐 记者 庞珂)“没想到我们可以直接对话学科领域名师大家,院士们的分享帮助我们深层次理解国际化学术范式,也提升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与科技创新能力。”近日,在河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河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俊甫计划”拔尖实验班课堂上,2023级化学专业学生曾沁怡正认真聆听院士授课,全神贯注地记录着笔记。

课后,曾沁怡和小组同学围坐讨论,准备着手完成微型课题报告。像曾沁怡一样,今年河南师大的很多学生在第三学期的课堂上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据了解,6月30日至7月13日,河南师大在暑假开始后,创新增设第三学期,旨在进一步架起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桥梁,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获取知识价值、锤炼核心能力、启迪创新思维,实现从“学知识”到“提能力”再到“能创新”的跨越。

为此,河南师大构建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理论层面开设微专业课程、博约讲堂、国际化讲座等8类理论教学或讲座,邀请国内外高水平师资授课;实践层面涵盖教育研习、科研训练、学科与技能竞赛培训等7类实践教学或活动,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在化学化工学院,韩国科学院院士、梨花女子大学杰出教授Juyoung Yoon和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陈俊丰,为拔尖实验班30名优秀学子开展为期两周的密集型学术前沿专题授课。

物理学院师范生成长工作坊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李春密教授、中原名师王红奎等专家组成教学团队,为师范生开展新课标解读与教学技能实训。

国际教育学院邀请法国佩皮尼昂大学GREFFARD教授带来“欧洲历史文化与语言演变”系列讲座,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着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2023级法语专业学生王颖说,这种从“学语言”到“懂文化”的跨越,让她对专业学习有了全新的认知。

各学院通过多元模式打造沉浸式学术场域。美术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美术设计经典著作阅读、中小学美术优质课观摩与设计、艺术家个案研究课程;音乐舞蹈学院将艺术教育与心理学知识有机融合,开设了“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特色课程……

在校外实践教学中,文学院“豫韵传梆·踏火承薪”非遗传承调研服务团走进焦作市武陟县冯丈村,实地探访怀梆戏非遗传承人,参与剧本整理、唱腔学习与舞台表演。“课本里说的‘非遗活态传承’,在村里是老艺人手把手教身段、年轻人用短视频扩大传播的生动实践。”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崔晨瑶和其他成员一起记录口述历史,梳理技艺谱系。

“学校增设第三学期,本质上是打破‘教室到考场’的闭环,让学生在院士课堂上触摸学术前沿,在企业车间里验证理论价值,在乡村田野间厚植家国情怀,最终实现从‘知道’到‘做到’再到‘悟到’的跃升。”该校党委书记冯淑霞表示,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课程实践、实习实训、科研创新、学科竞赛、国际交流”五位一体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质量开展第三学期教学工作,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的协调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