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陆慧)“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当阳市河溶镇暑期托管班里,一群孩子正跟着大学生志愿者“变身”小弓箭手、小树苗,把传统八段锦练得虎虎生风。这是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笃行筑虹·医爱护航”青帆社会实践队设计的“童趣健身操”——通过将养生功法改编成游戏,让孩子们成为爷爷奶奶的“健康小老师”。
“奶奶,今天你‘小水滴’任务完成了吗?”7岁的浩浩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奶奶的“健康手账”。这本由大学生设计的手账上,太阳图标代表“晒太阳15分钟”,水滴图标提醒“喝够8杯水”。王奶奶笑着说:“孙子现在比我记得还清楚,要我科学锻炼。”
该校护理专业学生负责《爷爷奶奶的健康密码》《小小急救员》等专业课程,而八段锦、安全自护等通用课程则由其他专业志愿者用“童趣化”改造,让动作更易模仿。数据显示,参与项目的儿童健康知识掌握率达90%,带动70余个家庭形成健康习惯。
“以前发宣传单,老人可能转身就忘。现在孩子回家‘教’爷爷奶奶打拳,效果大不一样。”队员梅一夫展示孩子们创作的“八段锦秘籍”,彩色漫画配上“托天像举气球”等童言童语,连不识字的老人也能看懂。
“项目的核心是让健康意识扎根家庭。”带队教师萧尧介绍,团队通过培训儿童为“健康使者”,形成“学会—传递—监督”的闭环。目前,这一模式已覆盖当阳5个村,也计划和当地卫生院建立“祖孙健康档案”持续跟踪效果。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