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富彦 惠赴凯 陈尚宾 记者 尹晓军)“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承载着革命的记忆,通过参观和聆听讲解,让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难困苦中毅然奋起。”前不久,参加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开展的“赓续革命精神 数智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后,队员马瑞东动情地说。
在两当兵变纪念馆,全体队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纪念馆内的革命图片、历史文物及场景复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两当兵变的光辉战斗历程,真实地还原了两当兵变当时发生的场景。站在太阳寺古槐树前,队员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部队改编的历史,缅怀先辈们的光辉伟绩,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在陈红军烈士事迹展陈室,队员们在陈红军烈士塑像前集体默哀并鞠躬致意。“陈红军是我校2009届优秀毕业生,他在边关御敌时英勇牺牲,当看到那顶沾染加勒万河谷风雪的头盔和写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战地日记时,队友们都落泪了。”队员孙浩然说。
在左家乡,队员们走进两当县现代食用菌产业园,沉浸式体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鲜活脉动。菌菇的生长周期多长、市场销路怎么样、农户增收如何?队员们一边就关心的问题与工作人员交流,一边思考如何将数智技术融入乡村振兴生动实践课堂。
在西坡镇,队员们来到张果老康养产业园,了解农旅康养融合发展模式,这里由昔日西坡煤矿旧址蜕变而成,对于乡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队员们还参观了西坡镇历史文化陈列展,深入了解西坡镇的历史变迁和乡土文化。
队员走进两当县现代食用菌产业园,沉浸式体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鲜活脉动。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供图
“同学们,请用画笔勾勒心中的梦想,AI让每个奇思妙想都在纸上绽放。”队员燕黎宁给两当县金洞小学和西坡镇西坡学校学生讲授AI课堂,让孩子们了解科技发展,激发科技兴趣。
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出心中的未来世界。队员们用AI技术将每个孩子五彩斑斓的画作转化为生动画面,教室里发出阵阵欢呼。“这堂课不仅为我打开了一扇科技之窗,更在心中播下了对未来的好奇与向往。”西坡镇西坡学校学生王弘宇课后说道。
“把小学生的图画或文字描述通过AI变成形象的图片,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比单纯的讲解更能让小学生记住AI的样子,让小学生觉得AI并不遥远、梦想并不遥远。”两当县金洞小学副校长周霄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