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哈尔滨师范大学:用心用情服务边疆边境地区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23 作者:曹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曹曦)“这一次实践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北极村村民的坚守,见证了北极哨所战士们的担当。我想用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知道北极哨所、北极村的故事。”近日,哈尔滨师范大学(简称哈师大)“北疆星火,戍边筑梦”国门学校支教实践团,深入漠河市北极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传媒学院2023级本科生杨志成在实践活动中感受颇深。

“我们将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实践团师生集中研读了《黑龙江地方历史文化通览—大兴安岭卷》等,并结合实践体验分享自身心得体会。实践团走进漠河天然林场,实地调研漠河天然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等振兴发展案例,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

实践团指导教师李钰婷表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纵深走实,依托学校“园艺学堂”等载体,引导学生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生态文明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师生们面向的这三面国旗分别是我校获赠的,一面是2025年5月8日校庆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另外两面分别是‘北极哨所’‘东方第一哨’升起的国旗。”实践团带领北极镇中心校部分同学参加漠河市陆军某分队升旗仪式,哈师大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砾介绍了三面国旗的特殊由来。升旗仪式后,她向全体师生讲授“国旗下的思政课”。地理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张斯元在听取了“国旗下的思政课”后十分激动地说:“戍边战士们与我们年龄相仿,用青春描绘祖国的年轮,用生命捍卫庄严的国门,通过这次实践让我更加明白,努力学习、淬炼本领,是义无反顾的使命,是不容推辞的责任。”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为北极镇中心校不同年级学生们授课,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美术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赵天孜精心设计了为孩子们带来的美术课程,“孩子们笔下反复勾勒的线条里,藏着的是对家乡最质朴的热爱与骄傲,希望他们用画笔编织出更多关于家乡的想象。”她说。

据实践团指导教师刘国英介绍,团队在组建期间,学校团委便立足国门学校教育需求和学情实际,依托学校艺体学科、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和黑龙江省校园足球协同发展中心平台优势,精心组织成员选拔、考核,吸纳了学校往届优秀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参与,重点打磨音乐、体育、美术3门艺体类精品课程,为开展好戍边支教工作打好基础。

从校园到边境,从课桌前到界碑旁,沿漠河市北极村边境线踏查……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成员们对“大美中国”的认知不断加深。在与村民的交流过程中,详细了解边疆发展历史,深刻感受到每一位戍边战士、每一所国门学校、每一个边疆村落都是在卫国坚守,大家更真切地认识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的责任重大。

国门之下戍边有我,师者之光支教同行。郭砾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推动“国门学校”戍边支教志愿实践项目化、规模化、品牌化,并以其为载体不断探索构建铸魂育人新路径、校地协同新机制、服务边疆边境地区教育发展新模式,为更好服务边境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哈师大力量。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