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朝阳区老校长团队助力云南宁蒗县教育提升

发布时间:2025-07-25 作者:刘晓勤 余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晓勤 记者 余闯)前不久,一场“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朗诵比赛,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小凉山学校的小礼堂举行。

城关一小三年级彝族学生瓦扎卓殷穿着青蓝布裙,用稚嫩又清亮的普通话朗诵《月光下的中国》,当读到“明月清风中走来的是家国的兴盛”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几位来自北京的老校长不禁红了眼眶。

“孩子们从怯于开口到勇敢表达了。”北京老校长们那些奔波的劳顿,在学校和教室里的忙碌,此刻有了温暖的回报。

此次朗诵比赛也是宁蒗首次参加教育部“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读书活动的成果展示。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联合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启动的“老少边区行”助教项目的推动。

两年来,北京市朝阳区选派的5位老校长带着平均20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扎根宁蒗,走遍39所学校,深入课堂听课182节,参与评课及教研活动147次;开展专题讲座30场,组织干部教师学生座谈会22场;完成4所学校督导及2所学校回访,精心指导14个市级课题申报,提供133个优质课例资源。

老校长们深知,教育帮扶不是“单向输出”,而是要激活当地教育的“内生动力”。他们从校长、教师、学生三个维度同步发力,构建系统性支持网络。团队对1600余名学生开展学习动机调研,形成调查报告,读懂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提供教师调整优化教学方法的“指南针”。

富于管理经验的老校长注重强化助教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团队提炼“四个结合”理念,即老校长资源与区域资源结合、助教工作与宁蒗教育重点工作开展结合、重点关注与整体推进结合、实地助教与远程互动结合,形成策划、计划、实施、总结、反馈、调整工作全链条,保障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此外,与助教地区教研、督导等职能部门联动开展针对性督导、教学视导、教科研课题指导等,带动当地教研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每学期实地助教仅有5天,如何让教育暖流持续涌动?老校长们想出了“三个一”妙招,每位老校长每月固定联系一位校级干部、一位教研组长、一个班级。老校长刘素梅与宁蒗小凉山等学校25位干部教师建立微信联系,先后与沙龙校长通过微信沟通50余次。

这种陪伴式成长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老校长程宏在总结中写道:本年度宁蒗县县级骨干教师评选刚刚落下帷幕,小学县级骨干教师一共评选出16名,受帮扶的民族小学5名教师上榜;教师队伍不断成长,带动了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综合考核成绩从2023—2024第一学期的第18名到2023—2024第二学期的第11名,再到2024—2025第一学期的第9名。张卫苹园长此次入园指导也惊喜地发现,宁蒗一幼和三幼在积极开展探究式主题活动研究与实践。

“不是给予多少资源,而是点燃多少希望。”老校长们表示,要饱含深切情怀,践行责任担当,继续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教育答卷。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