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近日,以“蓄势引领、众行致远”为主题的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CCF ChinaOSC)在上海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和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承办。大会聚焦开源操作系统、开源大模型、开源具身智能等关键方向,邀请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一线专家与领军人物展开研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开源是推动开放发展、共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大学也要走“开源”的发展之路。一方面,打开学科与学校的边界,跨学科、跨组织地合作,构建一种“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大协作机制。另一方面,强化人才与科技成果的供给,大学作为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该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加充沛的源头活水。
会上,一系列重要开源项目发布,CCF泛在操作系统开放社区、CCF-木兰科创开源孵化器、Omni-Infer云际开源共创计划……从技术创新到成果孵化,从人才培养到国际协作,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开源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席顾问鄂维南,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等应邀作报告,围绕大模型、开源硬件与智能操作系统、具身智能等关键技术方向,分享了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与思考。
大会在主论坛之外还设有18个分论坛,涵盖开源芯片、操作系统、具身智能、大模型、AI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安全等多个前沿方向,系统展现了开源在推动产业智能化、构建可信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软硬件协同演进中的关键作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