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上海交通大学:“大思政课”来到秘鲁“丝路绿港”

发布时间:2025-08-19 作者:任朝霞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深海绿港·丝路赋能”实践团跨越17000公里,将思政课堂搬到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钱凯港自动化码头上,30余位师生在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广东等地通过线上连线同步参与这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今年5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与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在港口建设与科技创新领域深度合作,为“一带一路”产学研融合树立典范。

适逢暑假,“深海绿港·丝路赋能”实践团来到钱凯港,了解绿色港口建设运营现状。实践团成员在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中了解到,通过创造就业、支持教育、生态保护等举措,港口正从“外来设施”转变为“社区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钱凯港兼顾效率与责任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样本和标杆工程,为中秘合作谱写出更加宏伟的新篇章。

实践团指导教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戴磊长期致力于港航绿色转型相关研究,他表示,钱凯港作为南美首个绿色智慧港口,彰显了中国方案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贡献,未来将继续带领团队在绿色数智港航方面深入探索,培养更多富有国际视野的科技人才。

海外建设者们在异国他乡克服文化差异、日夜攻坚,缩短了中秘间的航程,缩短了发展的距离。“大思政课”上,在钱凯港工作的中国工程师为同学们授课,带领学生在太平洋彼岸读懂“一带一路”的故事。

“向着防波堤头的方向望去,就是祖国。”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波在授课中提到,作为中国工程师,能够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是一种无比的骄傲,这份荣誉感支撑着他始终坚守一线。

“与钱凯港的深度交流是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既有助于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担当,也有助于拓展全球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同学们听课后倍受鼓舞,上海交通大学2024级本科生臧瑷遥说。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