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下得去”,更能“传得开”并“叫得响”?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新媒体中心实践团9名师生选择了一条特色之路——将新媒体的前沿触角深深扎进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的沃土,深度挖掘和创新传播乡村振兴故事,用专业技能和独特的新媒体视角,致力于解锁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的“幸福密码”。
记录:跃然“屏”上的“发展脉动”
甘南县位于齐齐哈尔市北部,辖区面积4791平方公里,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音河湖傍山而泊,金长城靠界而卧,兴十四美誉传扬,形成了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农业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带。
当晨光为广袤的田野镀上金边,实践团成员已手持设备、脚踏泥土,开启了用光影丈量甘南的征程。无人机呼啸升空,以高空视角尽收生态肌理,清晰勾勒出沃野的壮阔脉络;穿越机灵巧俯冲,独特呈现出巨幅的“绿色棋盘”;摄像机捕捉动态,巧妙同框出和谐的人文环境;长镜头悄然抓取,直观诠释出全县的资源优势。光与影的变奏里,一个生态宜居、自然禀赋、活力发展的甘南跃然“屏”上。
叙事:乡土深处的“文化基因”
精美绝伦的玻璃画,别具一格的碟子舞,栩栩如生的泥雕塑,技艺精湛的手绘墙,韵味独特的石雕刻,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是甘南县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大美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玻璃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王金存介绍说:“玻璃画独特之处在于颜料调制特殊,先画细部,后画整体,反向运笔,正面显图,将艺术之美呈现在玻璃上。”传承至今,玻璃画已有100多年历史,现已将玻璃画带进课堂,组建玻璃画社团,传授学生玻璃画技艺。碟子舞传承人李顺花现场为实践团成员表演了碟子舞,灵动的身姿伴随着清脆碟声,不仅是朝鲜族文化的独特表达,更展现出当地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是甘南县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近年来,甘南县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搭建展示平台,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提升了县域的文化软实力,使甘南县的文化魅力愈发彰显。
调研:产业兴旺的“振兴秘钥”
走进甘南县经济开发区,实践团成员立即被这里多元的产业布局、严格的生态管控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所折服。“霁朗米业有限公司如今已经发展成一家集种植、收购、烘干、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黑龙江省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董事长高永红说。霁朗米业采取了“三结合”方式开展产业扶贫:结合消费扶贫、结合金融扶贫、结合资产租赁。几年间,与2400余人次的建档立卡户签订扶贫协议,累计分红500余万元。
在美满村,实践团成员偶遇刚下直播的全国三八红旗手、齐齐哈尔市劳模、金迈农副产品商店总经理张红艳。在她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共同探索“党建+电商+扶贫”和“人才带动、合作经营、集体投入、网格参与”的模式,成立美满村乡村人才实训基地,吸纳培养12名电商人才在平台直播卖货,解决村民就业岗位42个,330户村民签订电商代卖协议,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农户销售水稻、玉米、蔬菜、杂粮,以及县市周边农产品等100多种商品,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
可容纳牲畜3万头(匹)进行现场交易,年均交易量为40万头(匹)左右,年均交易额40亿元以上的牛市到底“长啥样”?实践团成员在位于甘南县与内蒙古阿荣旗交界处的欢喜牛市大开眼界:这里居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30余位“牛经纪人”,他们专职从事肉牛代买代卖中介服务,提供优质牛源信息,帮助牛贩、客商快速实现交易目的。
映像:定格幸福龙江的 “奋斗身影”
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身影都透着向上的劲儿,每一张笑脸都藏着日子的甜。来到享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美誉的兴十四村,这里已蜕变成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全国乡村典范。在村史展览馆中,实践团成员对村民的羡慕溢于言表:村里每年为村民发放年货福利,至今已坚持30年。2024年,年货种类多达25种。村里还实现了15年制教育一贯制,全民医保参保率达100%,全村80%的村民住进了花园式别墅。
在这片土地上,幸福龙江通过一个个鲜活个体的自然状态和真情流露更加具象化。这里有劳动之美,有生活之乐,还有文化之享。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从文化广场到集市商超,这些为生活打拼、为未来奋斗的身影,拼凑出甘南最生动的模样。
当实践的足迹汇成浓缩的光影,哈尔滨理工大学新媒体中心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青春答卷”。这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在甘南大地的课堂里,学生们读懂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时代课题,更用专业所长为这片热土镌刻下立体丰盈的“数字记忆”。
而更珍贵的,是青年学子们镜头后的深切感悟:当青春遇见乡土,当技能融入使命,新媒体不仅是传播的媒介,更是连接家国梦想与个人成长的桥梁。学生们带回的不仅是硬盘里的“甘南印象”,更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赤子初心——这,便是新时代青年对“强国有我”最炽热的回应。(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曹曦 通讯员 陈莹 张椿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