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湖北商贸学院青年教师王珉:用心托起学子创业梦

发布时间:2025-08-22 作者:程墨 程胜军 尚紫荆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复试时,评委老师看到我大学四年斩获的十几项双创竞赛证书,当场竖起大拇指!”湖北商贸学院毕业生赵映妮激动地说。她以复试第一的成绩考入长江大学,而这份荣耀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引路人——湖北商贸学院创新创业导师王珉。

9年间,王珉用创业精神做教育,带领学生斩获26项国家级大奖,孵化78家创业公司,直接带动546人就业。

“上珉姐的课就像参加创业真人秀!”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这样评价,“创新创业课与其他专业课的显著区别在于巧妙地打破了专业之间的壁垒,将不同学院的专业课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管理类课程进行了天衣无缝的融合。”

王珉的课堂充满魅力,备受学生追捧,连续5年斩获教学评价的优秀佳绩,其所负责的就业创业教研室也荣获2024年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王珉始终坚信:“只有让学生真心喜欢的课堂,才称得上是成功的课堂。”在她的课堂上,艺术生学起了市场营销,经管生搞起了产品设计——这门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用跨学科融合打破专业壁垒。

2019年,7名汉服爱好者组成的“汉衣锦”团队在这里诞生。设计学院学生负责服装制作,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发小程序,经管学院学生负责策划推广。他们打造的“忆江城”系列汉服不仅斩获全国创新创业大奖,更与服装厂达成量产合作,在传承中国风的道路上稳步迈进的同时,也为众多手艺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如今留学曼彻斯特大学的团队项目负责人曹楚斯回忆道:“正是大学期间负责‘汉衣锦’创新创业项目的经历,为我点亮了前行的灯塔。这段实战让我真切触摸到时尚产业的脉搏,更坚定了将中国风带向世界的梦想。”

“我们不打分数战,只打实战!”王珉独创的“创新创业大会”已成为校园年度盛事。她会从校外邀请经验丰富的投资人,为学生精心培育的项目提出极具价值的建议,每次都会安排专业讲座,详细介绍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方法,助力学生们迎接真实的挑战。在这里,商业计划书就是考卷,投资人点评就是答辩。

多年来,这种“赛教融合”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获258项省级以上奖项,236个项目获省级立项。王珉也凭借出色的指导能力,连续三届荣获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这正是得益于王珉创造的“包容、开放、融洽、多元、真实”的良好氛围。

深夜办公室的灯光,记录着这位双创教育者的坚守。为提升辅导水平,王珉考取全球职业规划师等7项专业认证;为深化教学研究,她主持6项教育部课题,主编5部教材。“民办高校四位一体双创模式”更是斩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她常常强调:“双创教育实质上就是一场创业之战,必须以创业精神去探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崭新方法,要勇敢地去尝试,要毫无畏惧地前行。”

“教育就是和学生成为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梦想,不断鼓励他们成长。”在她的指导下,546名学子实现就业,123万元扶持资金注入学生项目。而比数据更动人的,是那些被点燃的人生——有人考取名校研究生,有人成为非遗传承人,更多人则带着创业火种走向广阔天地。

湖北蕲春县学子冯宝珠在王珉的引领下,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创业,勤奋学习专业知识,并且积极通过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积累宝贵经验,后来带着家乡的蕲艾项目登上湖北广播电视台对农服务栏目《垄上行》,成为乡村振兴领军人才,2023年7月成功入选湖北省第九届“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

热爱摄影的李政霖创业初期面对各种困难曾质疑自己,在王珉不断的鼓励与帮助下,他重拾自己创业的初衷。如今,他创建的凌辰文化传媒(武汉)有限公司成了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的优秀典范。他表示:“未来自己仍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走这条创业之路。”

从三尺讲台到创业前线,王珉用九年光阴诠释了“师者”的新定义。当被问及教育心得时,她笑着说:“我只是教会学生两件事——敢把梦想画出来,能让梦想活起来。”在这条双创育人之路上,她仍在书写更多可能。(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程墨 通讯员 程胜军 尚紫荆)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