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浙江大学打造“抗战精神”行走的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8-29 作者:王万成 蒋亦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万成 记者 蒋亦丰)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团以行走的课堂深化抗战精神教育,在实地研学中践行“学史明智、知史力行”。

师生陆续走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纪念馆等10余处红色教育基地与抗战旧址,深入了解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历史学2301班的学生见证了挺起的民族脊梁。驻足于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就义的山崖前,触摸着互动屏上左权将军牺牲前写给妻子的绝笔信,凝望着《我要去延安》的雕塑群像,学生读懂了何为“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与担当。在与讲解员的交流中,学生更加了解了佟麟阁、陈怀民、杨靖宇等抗战英烈的事迹。“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2023级历史学本科生张灵眺从空军飞行员陈怀民的壮语中,深刻理解了何为民族脊梁。

在朱村钢八连抗日纪念厅,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学生静静聆听讲解员讲述当年钢八连用生命践行“人在阵地在”誓言的英勇事迹。2024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席艺文作为学院“五史”宣讲团成员,她在聆听过程中认真记录史实细节,将其转化为宣讲的重要素材。展柜里泛黄的书籍报刊、磨损的武器、朴素的衣物与珍贵的信笺照片,让学生们真切触摸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温度。大家通过收集原始图文影像、撰写调研报告、制作微党课与微视频、开展宣讲等方式,将这段抗战记忆牢牢镌刻。23级历史学本科生喻咏康特别制作了“到延安去”路线微视频,把青年学子冒雨重走革命路的切身感悟融入其中,为微党课增添了生动的实践注脚。

此次社会实践是学院“专业+思政”育人模式的生动延续。多年来,学院依托校外合作基地,持续开展抗战精神宣讲,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青年学子们参与了《抗战为什么赢》著作撰写、“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研究”等重大课题项目,不断讲好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