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山东农业大学:“五个坚持”引领园艺高层次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5-09-05 作者:魏海政 赵伟烨 张宗营 王楠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赵伟烨 张宗营 王楠)“导师常常告诫我们,要不忘强农兴农初心、牢记乡村振兴使命,努力将‘创新果’转化为农民的‘致富果’,让中国人吃上更优质的水果。”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项目《新苹契合——驯化新品种撑起致富伞》团队负责人邹琦博士的话,道出了山东农业大学的育人初心。

山东农大依托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果树学国家重点学科等国家级平台,历经20余年的探索,创建了以“从产业中来,再回到产业中去”的“五个坚持”研究生产业课题体系为核心、以研究生前沿课程体系和多元化评价体系为保障的园艺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 

坚持将产业问题作为研究生“课题”,破解论文选题与产业需求脱节的困境。“通过对近20年研究生论文的研究热点数据分析,显示出研究生论文在选题方面侧重基础研究,呈现出论文选题不‘接地气’的问题,论文选题与产业发展需求契合度不够。”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山东农大鼓励研究生结合导师研究方向,从产业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并依托学校开展的大调研活动和乡村振兴驿站建设等工作,组织研究生深入园艺主产区开展调研,了解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和发展需求,进而总结凝练产业背后的科学问题,以此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优青等,作为研究生课题。

如何坚持以科研促教学?“把科研资源转化为研究生的‘试材’和本科生的‘教材’。”这句话在山东农大广为流传。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以科研促教学”的理念,创建了园艺学科研究生“能进、能看、能学、能做”的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以及基层科技人员和广大果农“能进、能看、能学”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同时,将保存的新品种、新种质、新品系等各类科研资源转化为研究生“试材”。 

在坚持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方面,学校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指导研究生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围绕“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特别是在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前,首先根据发明专利申报的新颖性要求,依据相关数据申报发明专利,把理论成果转化为能解决产业问题的发明专利技术。

坚持“本硕博”三位一体,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学校鼓励研究生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既夯实了学生专业知识,也全面提升了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农大充分发挥研究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科研经验,通过博士生指导硕士生、硕士生指导本科生的方式,实现了园艺学科各学历层次间的有效衔接与协同发展,确保他们在科研实践中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巧。

坚持科产教融合,搭建研究生服务产业新桥梁。山东农大鼓励园艺学科研究生“从产业中来,再回到产业中去”,指导研究生把产业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把理论成果转化为解决产业问题的发明专利技术。学校通过集成示范和技术培训的方式,让园艺学科研究生把新技术、新理念传授给农民,同时积极引导研究生把复杂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简单化,撰写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科普文章。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